“这个吃口好”“这个品相好”……近日,上海市农科院内热闹非凡,市早中熟桃、梨、葡萄优新品种(系)品鉴会在此举行,促进市早中熟桃、梨、葡萄产业提档升级。
据了解,此次品鉴会邀请相关领域林果专家、市、区农委相关人员、种植大户等,对于市早中熟桃、梨、葡萄优新品种进行打分,打分主要分为品相和口感两项指标,品鉴人员通过现场观察和品尝进行“盲选”,选出心仪品种,为市农科院科研人员提供参考。记者在现场看到,四十种桃、二十种梨、二十种葡萄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依次展开,散发阵阵果香,引得现场很多嘉宾拍照留念。别看吃水果是件甜蜜的事儿,一圈走下来,每个品种都仔细品尝还要给出客观的评判,着实需要费上一番功夫(如图)。嘉宾们手持打分板,神情严肃,丝毫不敢有半分懈怠,有些专家甚至随身带上水,用来清口区分每个品种细微的区别。记者观察到,品鉴人员虽然来自不同领域,有着不一样的背景,但是对于桃、梨、葡萄口感、外形、色泽均匀等方面,都有着一致的观点。同时,也有专家提出,高品质的生活不光要追求美味,更要追求健康。
上海市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友铭表示,举办上海市早中熟桃、梨、葡萄优新品种(系)品鉴会是农科院“开门办院”的创新举措。农业科研既要服务农民,也要服务于市民高品质的生活需求,新优品种的选定就是根据不同的消费需求,精准回应了细分市场。农产品如何体现出高附加值,体现出“商品性”,是农科院的科研人员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市果业产业体系科研人员在品鉴会上介绍,当前,申夏绿2号梨和沪培3号葡萄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沪晶梨18号通过上海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中试21个优系,其中桃6个,梨11个,葡萄4个。3个黄桃、水蜜桃品种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并获得受理,“众翠”梨获得上海市林木良种认定证书,“沪晶梨18号”通过上海市林木品种良种认定,“申夏绿2号”梨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授权证书,“申丽”“申玫”“申怡”等四个葡萄品种已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受理,“沪培3号”葡萄品种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