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治区召开了2013年全区食品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表明,今年我区将对基层网底加大建设力度,对重点食品开展领域检查。
据了解,去年,全区针对食品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综合治理,全区去年没有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重大食品事故。
今年,广西将对乳制品、食用油、酒类、肉类、食品添加剂等重点品种开展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非法添加、使用非食品原料,饲喂不合格饲料,滥用农兽药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5类非法违法行为;还加强对农产品源头监管,查处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违法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等行为;对以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及周边等重点场所,组织开展清剿“黑窝点”等攻坚战。
“××集市出现了摆卖假冒药品”、“××店销售的食品有问题”……去年,各地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利用这些举报信息,查处了很多问题药品,这得益于他们在基层安装的“眼睛”。今年,自治区要求各地10月份前完成乡镇、街道食品办和农村、社区食品监管点建设,组建社区食品协管员、信息员、联络员队伍。
同时,在目前已经建设自治区、市、县、乡4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基层已配备食物中毒与应急保障快检箱的基础上,今年,自治区还将安排经费建设自治区、市、县3级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和自治区性食品检验检测装备。
去年,全区13个市、84个县(市、区)建立并实施了有奖举报制度,设立了专项资金,鼓励群众提供食品违法犯罪线索,共收到投诉举报案件线索848件,这些举报主要集中在市一级。市一级举报获奖的有39起,奖励金额共11.38万元;县一级举报获奖1起,奖励金额3000元。一家自治区食安办。
成员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对此十分感慨,因为这些奖励经费只占设立的有奖举报专项资金很小一部分,“我们希望广大群众多提供有价值的线索,让全社会都参与到维护食品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