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产品质量研究报告(2016年度)》发布

2018-09-135888.TV 食品协会

2017年5月,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简称奶业创新团队)编着的《奶产品质量研究报告(2016年度)》(简称《报告》)由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继《奶产品质量研究报告(2015年度)》后,第二次公开发布奶产品质量风险评估研究报告。

自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以来,我国奶产品质量状况一直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消费信心低迷。这种形势就要求奶业研究者对奶产品质量进行科学评估,并与关心奶业的社会各界,尤其是消费者开展交流。

奶业创新团队联合50余家风险评估与质检单位,通过一年研究积累,在《报告》中分析了我国奶业当前形势,介绍了国产奶质量水平现状,展示了奶产品质量风险评估研究结果,总结了当前奶业发展的三种模式,提出了优质乳工程技术规范。

《报告》指出,2016年我国奶产品质量风险处于受控范围之内,整体情况良好,持续保持较高质量水平。《报告》的三个重要结论包括:

1. 奶牛养殖方式快速升级,生鲜奶指标受控,质量水平明显提高。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生鲜奶中三聚氰胺、革皮水解物、β-内酰胺酶、亚硝酸盐和农药残留均符合国家要求,黄曲霉毒素M1含量处于标准限量之内,不存在系统性风险。

2. 个别进口UHT奶产品存在过热加工风险。与国产奶产品相比,进口奶产品的保质期明显偏长,糠氨酸含量偏高,存在过度加热或添加复原乳风险,并且β-乳球蛋白等活性蛋白含量显着降低。

3. 优质乳工程奶产品品质高,加工工艺优化稳定,节能减排效果显着。比较评估表明,优质乳工程的奶产品奶源质量可控,加工工艺稳定可靠,实现了绿色低碳目标,奶产品品质优异且一致性高,达到了先进水平。优质乳工程能为消费者提供品质优异、活性物质含量高的优质奶产品。

《报告》首次提出了优质乳工程技术规范(MRT/B10-2017),对优质乳工程生鲜奶指标、优质乳工程加工工艺指标、优质乳工程优质奶产品指标、优质乳工程优质奶产品颜色评价、不同加工温度奶产品质量变化参考值和优质乳工程节能减排效果指标进行了确定,为我国优质乳工程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该书是我国奶产品质量年度报告制度的延续,对指导我国奶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可供政府机关、质检系统、奶业生产与管理者阅读参考,也可作为科普读物供消费者阅读。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