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现代奶牛体系2017技术指导意见通过专家论证

2018-09-135888.TV 食品协会

年度技术指导意见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紫花苜蓿饲用栽培技术指导意见”于2017年4月26日通过由云南省农业厅科技教育宣传处组织的专家论证,论证会由云南省农业厅科技教育宣传处处长梁基主持,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毛华明教授及奶牛体系有关专家参加。论证采取体系撰写指导意见,经专家质疑、反复讨论等形式,终形成终稿并发布。

紫花苜蓿饲用栽培技术指导意见

紫花苜蓿作为多年生豆科植物,既是牛羊的优质饲料,又是培肥地力的重要作物,也是“粮改饲”的主要作物。为推广紫花苜蓿栽培技术,提高畜牧业养殖效益,制定本技术指导意见。

一、精细整地

宜选择海拔1400米以上,土层深厚肥沃、酸碱度在6.5以上,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翻挖时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千克、钙镁磷100千克。平整土地,形成25厘米以上的耕作层。较大地块还应分骧成小块,便于排水。

二、品种选择

选择通过农业部审定适于云南省栽培的品种。海拔1400~2000米的区域,应选择休眠级5以上品种,如WL525系列、三得利、盛世等。海拔2000米以上的区域,可选择休眠级较低的品种,如阿尔冈金、金皇后、牧歌等。

三、适时播种

尽量选择8~10月播种,减少除杂工作量,有灌溉条件的地方3~5月份播种,无灌溉条件的地区在雨季来临播种。每亩条播2千克,行距为30厘米,播种深度1~2厘米,每亩施入30~50千克复合肥作种肥,播后覆土并适度镇压。

四、田间管理

苗期应及时中耕除杂,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病害严重时应及时刈割,雨季出现积水时及时开沟排出,避免烂根。刈割后根据长势每亩可追施复合肥5~10千克。每年冬季施农家肥一次,每亩1000~2000千克。

五、刈割利用

株高40厘米左右次刈割,以后在初花期前刈割。留茬高度为4~5厘米。刈割后可直接饲喂,也可适当晾晒后饲喂,饲喂奶牛每头每天10~20千克;也可将苜蓿晾晒至含水量40%~50%时制作半干青贮,奶牛每头每天可饲喂5~10千克;或直接晾晒成干草后饲喂,奶牛每头每天可饲喂3~5千克。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