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会长、副会长:
今天我们召开二届四次会长会议,我受王慧敏会长委托,代表协会向各位汇报2018年工作,分两个部分:
协会上半年工作简要回顾和协会下半年工作要点30条。
一、关于协会上半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一)创建绿色餐厅影响深远
2014年协会自发创建在面上组织推进绿色餐厅活动,由于效果明显,社会影响大,连年得到政府支持和肯定,并波及长三角乃至的连锁反应:
1、2016年,上海市商务委、市食药监局联合发文,要求各区推进实施协会组织发起的《创建绿色餐厅行动方案》,创绿由内部推向全行业。
2、2017年,上海市商务委、市精神文明办联合发文,提出《上海创建绿色餐厅三年(2018~2020)行动纲领》,明确了三年共创建1500家绿色餐厅、100家绿色餐厅示范店、20个绿色餐厅示范商区(街、镇)的目标任务,创绿方向明确,任务清晰。
3、2018年,国家商务部等九个部委联合发文,推动绿色餐饮发展(包括:绿色餐厅、绿色餐企、绿色餐饮街镇及绿色食品包装等),表明餐饮创绿走向。
回顾总结上海餐饮业的创建绿色餐厅活动,具有以下“四个亮点”:
(1)创建早的亮点:早在2014年就开始,时间上。
(2)覆盖行业的亮点:从会员到行业,从上海到外地,从国企到民营,从中资到外资,实现餐厅创绿全覆盖。
(3)层级提升的亮点:创建绿色餐厅从达标店到示范店,从单店示范到商区示范,层级上提升。
(4)走向按标准创建的亮点:创建绿色餐厅从依据食品、低碳环保、诚信经营三大评审标准,到开始制定《绿色餐厅标准》(团体标准),走向标准化、常态化,餐厅创绿极具活力,影响深远。
(二)推进繁荣活跃餐饮市场。
1)一月份举办“上海八宝饭、松糕和糖年糕评优活动”,推进春节餐饮市场供应;
2)三月份在南汇桃花节举办农家菜比赛,组织了浦东新区的28家餐企参加。
3)六月份举办美国加州“核桃菜点烹饪赛”,激发参赛选手的厨艺创新思维,发掘美国核桃的市场价值。
4)协会通过发布《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2017年发展报告》,编写《上海商业年鉴--餐饮(2017)》,为市府有关方面布局商业繁荣提供餐饮发展数据及分析,
5)尤其是协会响应上海打造“上海购物、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文化”四大品牌战略,王慧敏会长在市政协会议上,就打造“上海美食天堂”,提出打造“海派特色、生态绿色、潮流”的“上海美食天堂”,并就加强餐饮供应链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三)促进行业规范化管理
今年,可以说是协会建立以来十分重视制订团体标准的一年,从着眼于实施推进的角度,比较大的团体标准项目有:
一是起草制订《绿色餐厅标准》;
二是起草制订《团餐管理服务规范》;
三是起草制订《商用厨房设计规范》;
四是今年一月份批准的《小餐饮店管理规范》(150平方米以下小餐饮店的团体标准)的基础上,上半年协助黄浦区300家小餐厅实施规范管理达标。
上半年制订好的三个团体标准,正在积极申报发布,力争尽快落地实施。
(四)和推进创新转型
近年来,餐饮业进入新餐饮时代,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通过创新转型,担当起促进餐饮“消费升级”的重要角色。协会始终和推进餐饮业的创新转型,归纳以下,有如下经验成果的启示:
1、创新开拓餐饮食品加工业市场。如:
--杏花楼集团餐饮食品工业化生产模式,已占餐饮收入的六成,揭示拓展新市场的成功经验;
--小南国的“中央厨房+门店模式”已转变为“OEM经营模式”,其标准化菜品OEM比率已达80%以上,揭示了中式餐饮标准化的未来前景。
2、探索传统餐饮多品牌、多元化的创新发展。如:
--丰收日集团的“多品牌、多渠道发展之路”,多年来一直保高速成长,年营业收入保持20%以上的增速,每年新增20家以上门店,集团已形成年经营规模16个亿的成功轨迹,揭示其发展注重“源头采购、集约生产、平台合作”等特点;
--绍兴饭店的婚庆系列服务,走出店堂,浦江游轮,走向品牌合作,走向外卖定制,揭示其探索践行经营新路径的特点;
--苏浙汇坚持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开发“苏浙小品”3家、“上海总会”1家,并将礼品“苏浙巧信”布局于各品牌店销售,保持了其规模的持续增长,零售化餐饮也获得了较好突破。
3、顺应餐饮新时代,推出餐饮经营新模式。如:
--避风塘与盒马生鲜合作,揭示“老品牌拥抱新经济”的创新路径;
--宝燕商城的“餐饮+O2O生鲜超市+亲子乐园+商业地产为一体”模式,揭餐饮经营跨界融合的体验经济特点;
--鸿瑞兴“堂吃+餐饮零售小超市”的模式,揭示传统餐饮寻求新市场,贴近新需求,践行餐饮零售化的特点。
4、践行餐饮经营前店后工场新机制。如:
--光明村“前店后工场的餐饮经营新机制”,揭示1000平方米面积实现年收入1个亿的业绩。淮海路上永远排队的风景线,是老产品推陈出新,开发创新,服务上传承扬新,分配上机制激励的结果;
--类似的品牌餐饮经营,通过践行经营新机制获得明显业绩还有:王家沙、绿杨村、沈大成、南翔馒头店、上海老饭店、绿波廊、大富贵等。
5、弘扬工匠精神,追寻好食材,打造餐厅。如:
--新荣记的餐饮“食必求真,然后至美”,以及敢为天下“鲜”,追寻“人无我有”的厨艺境界;还有赤坂亭以“新鲜、原味、精致、健康”为追求,网罗环球好食材,开启食材季之旅。
--“上海三菱电梯职工食堂”以打造“绿色餐厅”为目标的追求,揭示了其作为食堂楷模的四条经验成果:一是上下结合;二是软硬皆备;三是坚持不懈;四是精益求精。
总之,事例举不胜举。这些餐企创新转型的成功经验和发展启示,是上海餐饮业的宝贵财富,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的意义。
同时协会上半年的工作,在培训餐饮人才上的成果也非常明显。不仅实现培训人数和发证人数都超过去年,而且还争取到一些新项目,包括:获得世界技能大赛的两个培训基地(西餐烹饪、西餐服务),获得“六T”培训列入政府部门规定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