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贵细药材鉴定人才是传统中医药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资源。2018年10月8日,广东参茸协会与珠三角地区多家培训机构召开合作交流会,协会肖汉发先生、副兼办公室主任陈璐瑛女士表示热情欢迎,大家就贵细药材鉴定水平评价项目合作进行了深度友好的交流。
在一些行业问题,市场问题上,大家观点高度一致,这也为接下来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经过协商洽谈,协会和各机构达成一致合作,为开启参茸滋补贵细药材的知识传播与普及拉开帷幕。
贵细药材鉴定师职业的前景与中药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当前上回归和保护传统医药的呼声日益高涨,对中药的关注增强,为中药产业和中药材鉴定师职业的发展客观上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020年健康服务业将达到8万亿产值。人才目前是一个很大的瓶颈,人才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制约了行业发展,是行业发展的痛点。“贵细药材中药鉴定”作为中医药传承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由于传统“中药工”和中药材专家逐渐高龄化,目前出现青黄不接,中药传统鉴定技术如再不培养接班人,将会面临失传的危机。在这个背景下,培养中药材鉴定人才迫在眉睫。
从范围来讲,的大健康产业必将推动发展。据统计,2016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达到5.6万亿元,到2020年国内大健康产业的产值规模有望占到GDP的10%以上。现阶段,我国大健康产业主要以中医药产业和健康养老产业为主,其中中医药市场占比达到50.05%。
据统计,2017年中医药从业人员人数超过400万,其中,有职业证书的从业人员不到70万,仅占16%。
目前,据推算,广东省药店从业人员以及种植、加工、经营及相关第三产业超过100万人,预计从业人员年增长率为10%,人才缺口。依据广东省经济发展趋势,目前贵细药材鉴定人才缺口预计未来达300万人以上。
在此也欢迎各大机构和会员单位与我会积极对接,相信我们的紧密合作和辛勤劳动一定能浇灌出的人才之花,结出贵细药材领域的知识传承和普及的丰硕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