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奋进新时代,筑梦新征程。换届伊始,诚邀各位牛人相聚一堂,旨在贯彻落实十九大和两会精神,牢记嘱托,面向新时代,适应新形势,加快奶业“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和动力变革”,推动奶牛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在此,我谨代表高鸿宾名誉会长、李德发会长,对大家的莅临表示诚挚地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奶业发展,和奶业协会工作的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
新时代,我国奶业正朝着效率更高、质量更好、动力更强的发展方向前进。奶业产业链长,涉及饲草料种植、奶牛养殖、生鲜乳收购、乳品加工、乳品销售和乳品消费等多个环节,上下游统筹兼顾,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消费各环节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奶源是保障,养殖是关键,振兴奶业,必须不断提升奶牛养殖业水平。
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我国奶牛养殖业转型升级、脱胎换骨,毫不夸张已今非昔比。
看态势,稳中求进。一是数量基础稳固。2017年,我国牛奶产量3545万吨,持续多年稳居世界第3位。二是水平持续提升。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6%,比2008年提高37个百分点;牧场荷斯坦奶牛年均单产7吨,比2008年增加2吨多。三是质量持续提高。牧场生鲜乳中乳蛋白超过3.2,乳脂肪超过3.8,菌落总数低于20万,达到水准。生鲜乳抽检合格率99.8%,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9年保持。
看质效,环保。一是转型升级明显加快。通过开展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推行奶牛遗传改良计划,推进奶牛粪污综合利用,加强奶牛疫病防控等举措,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水平显着提高。二是产业模式日趋成熟。种养加全产业链、“零距离一体化”、“存量整合、牧场全程托管”等几年前出现的新模式已经发展成熟,一批具有示范性的企业脱颖而出,通过技术、模式和管理创新,实现了节本、提质和增效。
看动能,创新驱动。新思路匹配新时代,新动能谋求新发展。新思路、新动能正成为奶牛养殖行业稳健前行的关键因素。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走进奶牛养殖,信息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显着提升,为奶牛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当然,还有一些困难和问题不容回避。养殖成本偏高、环保形势严峻等诸多挑战将长期存在,加之产业一体化程度低,利益联结不紧密,奶牛养殖近半面临亏损,养殖者备受煎熬、备感困惑。但不必悲观,长远看,这些困难、这些挑战,都是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都将通过创新变革,通过高质量发展而逐步解决。同时,目前我国乳品消费水平还比较低,随着经济收入增长、消费理念改善和城镇化水平提高,未来消费水平将持续稳步增加,我国奶牛养殖行业仍然有希望、有潜力、有作为、有前景。
如何发展?谈4点具体建议:一是扎实开展养殖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破解环境制约瓶颈。去年国办印发了《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将畜牧业绿色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我们要乘势而为,用足政策,奶牛养殖要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思路,因地推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实现生产生态协同发展。二是大力加强良种繁育及推广应用,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发展,提升奶牛综合生产性能,日前农业部启动了国家奶牛核心育种场遴选工作,并出台政策支持奶牛养殖场转型升级和牧场发展,推广应用奶牛场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化技术设施设备,让良种良法为我们产业的腾飞插上科技的翅膀。三是加快推进产业一体化进程,构建命运共同体。作为养殖龙头企业,通过合作、托管、参股,提升组织化程度和风险抵御能力,实现抱团发展;与乳品企业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长效机制,促进奶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四是不折不扣把好质量关,筑牢产业生存根基。质量是奶业的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一切。作为质量责任人,我们要强化养殖过程管控,构建严密的企业全产业链质量监管体系,提高“产出来”的水平,占领品质制高点。
感谢各位嘉宾莅临并演讲,共同研讨奶业发展之策。各位同仁,当前我国奶牛养殖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攻关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让我们汇聚同心共筑梦的磅礴力量,共同推进奶牛养殖业的创新发展,期望以本次大会为契机,点燃希望,提振信心,凝聚力量,照亮未来!
谢谢大家!祝大家健康、平安、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