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0日,“大国攻坚?决胜2020”精准扶贫论坛在深圳顺利举办,论坛由人民日报社、工商联、民政部、扶贫办、广东省政府等共同举办。
本次论坛在范围内征集精准扶贫案例,评选出精准扶贫领域具有创新性、突破性、可复制的案例,展现我国在贫困等可持续发展重要议题上的创新实践,呈现方案、智慧在促进减贫中的重要作用。伊利集团凭借在扶贫领域的杰出实践,荣获“大国攻坚?决胜2020”精准扶贫论坛暨案例分享活动精准扶贫推荐案例。伊利集团副总裁张轶鹏出席本次论坛,并分享案例经验。
2017年,伊利集团率先响应国家脱贫战略,推出精准扶贫公益项目“伊利营养2020”,截止2017年底,“伊利营养2020”已经覆盖超过三分之一的省份,受益人群已达到12万人次。为如此大体量的公益项目更好地推进落实,2018年,伊利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了以“标准化管理工具包”为核心的组织管理模式。
伊利集团的“标准化管理工具包”将公益项目活动中的重点工作进行条理化、明晰化、层次化整理分析,对每个环节和需求进行标准化处理,形成完整的工作文件。确保每场捐赠活动统一标准落地,保障项目的整体完成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对每个地区的实地考察,进一步细化不同帮扶对象的差异化需求,对“标准化管理工具包”中的事项进行灵活调整,做到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创新精准模式,立足产业立体扶贫
通过“伊利营养2020”项目的实施,伊利逐步探索出“立足产业、立体扶贫、精准担当”的创新扶贫模式,立足产业优势,提供营养与健康,不断拓展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多维度方式,“精准”帮扶脱贫对象。9月初,“伊利营养2020”项目在四川凉山州举办了战略升级仪式。战略升级后,项目强化了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精准支持,加强了对贫困婴幼儿、孤残、老人、重病患者等特殊群体的精准帮扶,持续探索更加的扶贫机制。
创新生态扶贫,聚焦可持续发展
在全力推进 “伊利营养2020”项目的同时,伊利集团创新扶贫领域,多年来持续聚焦生态扶贫议题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作为国内一家与签署《企业与生物多样性承诺书》的企业。从2016年开始,伊利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携手开展湿地保护项目。两年多以来,经过双方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已经形成了可持续农业发展、湿地学校环保知识培训、建设鸟类保护设施等多方面保护计划,从问题的源头入手,运用、成体系的科学方法有效开展湿地保护项目。2017年,伊利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被教科文组织收入可持续发展成功经验案例集,将作为今后在范围内推广的“样板”案例。
据了解,“伊利营养2020”项目近日在云南怒江、四川松潘、湖南怀化三地同时展开,为当地的孩子送去营养健康保障。预计2018年,“伊利营养2020”仅在公益助学领域将持续投入2100万。而在其他扶贫领域,伊利的脚步也不曾停歇,营养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产业扶贫……伊利将继续探索扶贫领域的更多可能,为行业提供更多标杆案例,助力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