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这些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中央财政每年拨款5亿元扶持奶牛标准化规模场(小区)建设,5.25亿元扶持优质苜蓿高 产示范,2.6亿元实施奶牛良种补贴,此外,还出台了奶业机械购置补贴、奶牛政策性保险补贴。
我国奶业已站在新起点
笔者:您如何评价我国奶业现在的总体情况?
谷继承:虽然2008年我国奶业遭遇了婴幼儿奶粉事件的磨难,但历经整顿和振兴,我国奶业现在已站在新起点。我用四个“普遍” 来说明。
点,从产业水平普遍提升。从存栏和产量看,2012年奶牛存栏1440万头、牛奶产量3744万吨,分别比2008年增长16.7%和 5.3%,产业发展已基本具备坚实的基础。
第二,转型升级步伐普遍加快。2012年存栏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35%。以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一体化为标志 的现代奶业基础格局正初步形成。
第三,生鲜乳质量水平普遍改善。2012年,农业部累计抽检生鲜乳样品2.1万批次,没有检出违法添加物,生鲜乳质量水平 大幅提高。
,环保意识普遍增强。近年来,随着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的实施,新建或改扩建的奶牛场(小区)都注重了对粪污 的无害化处理。
支持加快奶源基地建设
笔者:奶源基地建设比较滞后被认为是制约我国奶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您了解的情况如何?
谷继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优质的奶源,难以生产出优质的乳制品。3月,奶业协会赴内蒙古、河北、黑龙江等 14个省区市,就奶业发展和奶源基地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虽然奶源基地建设总体滞后,但已有所改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政策方面,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中央财政每年拨款5亿元扶持标准化规模场(小区)建设,5.25亿元扶持优质苜 蓿高产示范,2.6亿元实施奶牛良种补贴,还出台了奶业机械购置补贴、奶牛政策性保险补贴。我们调研的14个省份也都出台了本省的扶 持政策。2008年以来,14个省份累计投资50多亿元,帮助牧场(小区)建设和改造。
从企业而言,为确保奶源供给充足和质量可控,近年来,乳品企业都注重奶源基地建设。通过自建牧场、控股和参股奶牛场( 小区),增加了自有奶源的份额。同时加强了对合同收奶基地的多种服务,以保障奶源稳定供给和质量可控。
但是,在推进奶源基地建设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乳品企业自建牧场普遍有困难,缺乏技术和管理人员,奶牛养殖和 乳品加工环节没有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等。
我们建议,国家继续加大中央财政支持补助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资金总规模,并且支持方向重点体现为“三优先两 增加”:优先支持乳品企业尤其是婴幼儿奶粉企业自建牧场,优先支持奶牛养殖小区牧场化的升级改造,优先支持家庭牧场和奶农合作 社办的规模场(小区);在现有补助的3个档次上,增加对100头~300头规模养殖场(小区)的补助,提高每个养殖场(小区)的补助资 金标准。此外,还要支持引导乳品企业加快奶源基地建设,鼓励乳品企业通过自建、控股、参股等方式逐步增加自有奶源基地的比重。
加强奶畜良种化建设
笔者:提高原料奶的供给量和质量,我们还有哪些具体工作亟须加强?
谷继承:影响原料奶的供给量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要有优良的品种。良种对奶牛养殖的贡献率超过40%。加强奶畜良种化建设,重点要抓种公牛的培育。据统计,奶牛 良种补贴每年需要种公牛800头左右,但目前具有后裔测定的验证公牛仅400多头。而且我们的奶牛品种数量较少,缺乏多样性 。
其次,奶牛没有优质的饲草料,很难想象能产出优质的鲜奶。奶牛饲喂足量的青贮玉米,单产可达6吨以上;每天饲喂3公斤苜蓿, 每年能多产1吨奶。近几年来青贮玉米种植面积扩大至2100万亩,仍不能满足奶业发展的需要。同时,我国优质商品苜蓿供给不足, 每年产量仅20万吨左右,缺口达80万吨以上,主要依靠进口。我国耕地有限,既要粮食,又要饲草料供应,难度很大。
今后我们还要继续抓好高产优质苜蓿生产基地建设等,促进草畜配套,从源头上提高生鲜乳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