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优质媒体《食悟传媒》10月11日曝光大连两家本地乳企“双随机”检查查出问题后,昨天(10月17日),辽宁省奶业协会召集17家会员乳品企业召开紧急会议,号召全省乳品企业,加强自身管理,落实主体责任,确保乳品,让全省人民喝上放心奶。
食悟文章发布后,引发业界高度关注,看似两家区域中小企业的“小事”,实则揭开了行业部分企业“讳疾忌医”的一个敏感问题:在追逐的同时,如何确保鲜奶的“品质”。
食悟认为,辽宁奶协组织的这场工作会非常有必要,当其他省份的区域鲜奶企业已经卯足了劲儿在“优质乳工程”上竞赛的时候,大连乃至辽宁当然不能故步自封,殊不知,当今液奶市场,不进则退啊!
本次工作会上,辽宁省奶业协会以及会员单位企业邀请专家论证,邀请食药监部门对事件进行定性。他们一致认为:1,只要企业生产过程中巴氏温度控制在巴氏法的技术要求范围内,产品出厂检验时各项营养指标符合标准要求,那就是合格的巴氏奶;2,此次检查情况通报中,大连三寰乳业有限公司、大连心乐乳业有限公司发现的问题,即“生产巴氏乳的巴氏环节温度、时间与申请生产许可时提供的工艺流程不一致”,属于执行新的生产工艺未及时报备,不涉及任何产品质量问题。
对于所谓“专家”和监管部门的认定,《食悟传媒》持保留意见。
众所周知,国标或者行业标准,一般都是“妥协”的结果,照顾的是行业大多数中小企业,门槛制定的并不高,只要一脚迈过这道门槛,就是“符合标准”的“合格产品”。
但《食悟传媒》想给辽宁奶协及当地乳企提个醒:2008年至今,奶业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全行业企业早已从关注转向关注品质,你们可否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想一想如何给辽宁当地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优质鲜奶,而不是还局限在“合格”上。
试问:宣称“新鲜”的大连三寰乳业有限公司、大连心乐乳业有限公司,你们敢对全天下消费者公布你们的巴氏温度和时间吗?敢公开你们的原料奶采购来源和微生物、体细胞等各项指标吗?
更让人不解的是,辽宁奶协组织召开的这次工作会,居然把两家本地企业在“双随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轻描淡写地归结为:“属于执行新的生产工艺未及时报备”。
请问,如果辽宁食药监没有对你们实施双随机检查,你们打算何时去监管部门报备呢?
这就好比一辆超速行驶的汽车,等撞到人出事故后,跟交警解释:我原本是要减速的,结果没有减下来。
请问:你为什么超速?
申请生产许可时提供的工艺流程时标注的温度、时间是多少,就不应该比承诺的标准差;同样,如果企业生产能力提升了,就要及时去报备新的生产工艺。难道,这不是每家企业应该做到的吗?
勿以恶小而为之。辽宁奶业具备雄厚的发展土壤,处于黑土地的这里,拥有肥沃的土地和充沛的水源,适合适度规模养殖;同时,辽宁省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围绕城市消费人群,适合发展区域鲜奶产业。如此优越的行业发展环境,需要得到各家企业的珍惜和重视。
要知道,鲜奶企业的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150-200公里运输半径范围内,换言之,各家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回头客”。那么,如何让当地消费者在众多品牌中点名认购、重复购买,归根结底靠的不就是产品品质嘛!
每个消费者都不是傻子,你可以忽悠一时,但现在信息如此透明,消费认知相比前些年如今已经得到极大提升,企业必须用心做牛奶,糊弄消费者的企业迟早会被消费者遗弃。
据了解,辽宁奶协方面表示,今后,两家公司也将以此为契机,加强员工培训,让企业管理能力与产品质量同步提升。“我们欢迎社会各界关注、关心、关怀乳品企业,也欢迎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开展正常的监督检查和舆论监督。”辽宁省奶业协会会长徐环宇说,通过这件事,也让辽宁省内乳品企业都更加意识到了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影响力,更加督促所有乳品企业苦炼内功,严把质量关,完善管理。
辽宁省奶业协会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乳品行业风险防控,同时号召全省乳品企业加强自身管理,落实主体责任,确保乳品,让全省人民喝上放心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