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文说得溜,晋兰加(Chiranjaya Udumullage)在各地参加茶叶展销会时,会吸引来往的客商,他们一边品尝正宗锡兰红茶,一边和这位说着流利中文的“歪果仁”侃大山、拍合影留念,斯里兰卡茶叶局官员也经常让他担当“发言人”,接受媒体的采访。
2006年,晋兰加从斯里兰卡来到,进入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学习,并先后读完了本科和研究生。期间,除了扎实的计算机功底,晋兰加也收获了一口流利的中文。与大部分学生一样,毕业后他投简历找工作,终选择了在北京一家软件公司做“码农”,过着朝九晚九的白领生活,“学以致用的感觉不错,程序员的工作也很充实。”
然而家人觉得不能白白浪费晋兰加的中文“才能”,叔叔在斯里兰卡的两家红茶工厂也正想开拓市场。于是在家人的“怂恿”下,去年起晋兰加告别了“码农”生活,转型成了一名在全飞来飞去谈业务的“茶商”。
“刚开始不习惯,后来慢慢发现做茶叶生意也挺好,可以去很多城市结交不同的朋友。”北京、广州、杭州、厦门、上海、南京、香港……晋兰加数着近期去过的城市,他说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看到和世界各国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也更广阔,自己的锡兰红茶之路在也越走越广,“不仅是我自己,还给我们国家很多从事外贸生意的伙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合作红利。”
跑的地方多了,结交的朋友也越来越多,在杭州参加茶叶博览会时,他还兴奋地发了一条朋友圈——在杭州G20峰会场馆向人民推荐锡兰红茶,晚上特意抽空和朋友去西子湖畔观看了“忆是杭州”的实景演出。
今年暑假晋兰加邀请了好几拨朋友到斯里兰卡旅游:一起坐斯里兰卡的“三蹦子”Tuk Tuk车,在跟“龙井茶园”一样大的茶山上边吹风边品茶,带着朋友逛斯里兰卡版的“农家乐”……这位“通”介绍自己家乡风土人情时,会很自然地联系到在的所见所闻。
晋兰加是茶叶行当的新手,从答应叔叔在卖茶叶到现在不足两年,他的公司目前也仅仅只有四五名员工。但他向顾客介绍锡兰红茶的种类、口感、产地等信息时却如数家珍,各种有关商品的问题他都能用中文对答如流。
在晋兰加看来,人越来越追求品质生活,对茶叶也越来越懂行。他指着一排不同档次和价位的锡兰红茶说,“几十块到几百块的都有,其中贵的一款销量,因为它的茶叶都是芽尖,是锡兰红茶中的精品。”
晋兰加还告诉记者,红茶在斯里兰卡的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政府为了更好保护这张“名片”的美誉度,特意推出一个狮形LOGO,贴在符合政府认可的红茶外包装上。“消费者只要看到这个标志,就知道它一定是正宗好红茶,政府可以保障它的品质。”
晋兰加对斯里兰卡红茶未来在市场发展的前景很看好,“我们公司的名字就叫‘斯路通’,是‘丝路通’的谐音。的‘一带一路’倡议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会帮助我们斯里兰卡红茶在更好地销售,抓住了这样的好机遇,我相信开拓市场的道路也将越来越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