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颜泽文和他的三个心愿

2019-03-265888.TV 食品协会

1月16日在成都,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式上,这是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会长、川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颜泽文第三次参加四川省两会,刚刚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他的心情有些激动,对于发展“品质川茶、品牌川茶、世界川茶”的信心似乎更足了些。

在会议期间,颜泽文提出了《关于将川茶产业打造成脱贫攻坚支柱产业的建议》。在他看来,四川88个贫困县中,除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43个贫困县茶叶分布较少外,四川三大优势茶产业带几乎全部覆盖其余45个贫困县。马边县、青川县、屏山县等10个贫困县更是被列入四川省现代茶叶基地建设重点县。

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大观朝阳村的颜泽文,一路从农家少年走到企业老总。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颜泽文不忘反哺四川这片土地和茶农群体。为此,在参加今年“两会”时,颜泽文带去了三个沉甸甸的心愿,他希望能通过这一片小小的叶子“整出一套自己的东西”,从而造福一方百姓,带动一方经济。

心愿一:茶产业的发展与精准扶贫有效结合

“一个茶企垮了,除了企业的员工外,背后还有一大批茶农。”这么多年里,茶企的发展有起伏,有过高潮,也有过低谷,但即使是在发展低潮时期,颜泽文对于茶农的关心和关注,也从未中断。

近年来,川茶的茶叶产值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成为四川省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性产业。在颜泽文代表看来,茶叶多分布在山区,茶叶经济是典型的山区经济,而山区正是四川农村贫困集中的区域。从农村走出来的颜泽文,对于茶农有着特殊的情感。他坚信,发展川茶产业推进扶贫攻坚是带动贫困地区农户脱贫增收直接、有效的手段。

2016年,四川省茶园面积497.55万亩,茶叶总产量2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14.9万亩和3.16万吨,增长了3.09%和8.7%。四川省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393万亩,茶产业优势县32个,“两带两区”产业基地基本建成。

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饮料、包装、茶楼、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2016年毛茶产值190亿元,综合产值550亿元,较上年分别增加33亿元、50亿元,增长了21.02%和10%。现有茶叶合作社867个,省级示范社67个,种植大户1029户,家庭农场568个,带动茶农近100万人。全省茶农茶叶人均增收412元。

川茶集团作为川茶千亿产业的排头兵,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与的茶农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四川有四大贫困片区共计88个贫困县, 497.65万贫困人口,数量大,分布散,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四川88个贫困县中,除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43个贫困县茶叶分布较少外,四川三大优势茶产业带几乎全部覆盖其余45个贫困县。马边县、青川县、屏山县等10个贫困县更是被列入四川省现代茶叶基地建设重点县。发展川茶产业推进扶贫攻坚是带动贫困地区农户脱贫增收直接、有效的手段。”颜泽文说道。

从23岁进入茶叶行业,颜泽文在自我探索中,走出了一条公司发展、茶厂茶场增效、农民增收的产业化发展道路,2000年,公司总投资从当初的45万元发展到2400万元,带动30多个茶厂(场),2万多户茶农和花农年年增收。2015年,颜泽文关注到了茶旅融合发展,依托金秋湖早茶基地大力实施“茶”“旅”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集生态茶园观光、体验采茶、茶文化博览、茶艺表演、茶产品展示营销、游湖观光为一体的茶、旅融合发展之路。川茶集团通过茶叶多产融合的模式共吸纳1813个农户成功实现就地就业创业,人均年收益4万余元,其中贫困户62人,人均年收益4.5万元。

“我们和茶农的接触特别多,可以说整个过程都参与其中。”颜泽文分享了与贫困户茶农创新“两定一返三包”的利益联结新机制(“两定”:一定“共同确定茶鲜叶标准”,二定“共同确定茶鲜叶收购价格”;“一返”:按按合作社或业主签订的合作协议由公司每年向交售鲜叶的实行售后二次返利;“三包”:一包无偿社会化服务,二包不低于保护价全部现金收购,三包效益即公司经营亏损或净利润不足时二次返利由龙头企业兜底),与茶农共同打造、生态、优质的现代茶叶种植基地。

说起筠连县巡司镇银星村人均茶叶收入超过1万元;旺苍县木门镇龙山村茶叶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茶叶上万亩,社员人均纯收入上万元。这让颜泽文更加坚定将茶产业打造成脱贫攻坚支柱产业。

心愿二:结合产业发展,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育

颜泽文说,茶叶的附加值才是产业发展的源头,所以应该加大对大企业大集团的培育力度,通过精细化、高水准的加工来提高产业的附加值,提质增效,促进发展。在他看来,四川茶产业的发展虽然有成绩,但是还存在一大批作坊式茶叶加工厂,大量的优质川茶作为原料被省外品牌企业买走,没有真正体现川茶的市场价值和品牌价值,导致大企业做不强,小企业做不好的小散乱现状。

颜泽文表示,川茶产业亟待进行整体转型升级,急需采取大举措、树立大理念、实施大抱团,聚合川茶整体优势资源,凝聚合力,引入工业化发展理念和信息化发展手段,引进战略资本,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管理队伍,加快培育川茶产业大企业大集团,发挥大企业大集团的和带动作用。

“只有支持高标准茶叶加工厂建设,推进茶叶加工装备升级,适应供给侧改革要求。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入各类战略资本,尽早进入资本市场,共同打造川茶大集团,才能促进川茶产业整体转型升级,实现工业化、信息化、资本化、品牌化、化的川茶大产业,真正实现茶业强省的目标。”颜泽文建议,全省应该重点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重组及合资合作等方式,整合中小企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跨区域整合资源和市场,形成资源集中、生产集群、营销集约的格局。积极推进茶叶加工的清洁化、机械化、连续化、智能化、标准化,鼓励开展茶叶规模化、集约化、化加工。

心愿三:川货行

对于发展而言,颜泽文不局限于四川一省,他经过多次尝试,想把四川的美好带到各个地方。作为四川人,他觉得四川除了茶叶,还有很多值得他骄傲的东西。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四川特色产业发展,省商务厅、省农业厅、省贸促会等省级相关部门组织了多场“川货行”活动,通过一系列的会展会销,提高了四川特色产业的度和影响力,也进一步增强四川特产企业的发展信心和动力,同时也促进了电子商务产业的快速发展。

但是,颜泽文认为,仅靠参加各地举办重大展览活动的方式,没有固定的常年性展示展销场所,广大消费者仅靠单一的会展方式,不能真正了解四川众多特色产品,不能真正实现四川特产常年销售,终导致市场占有率不高,未能达到川货行的效果。因此,他建议全省统筹“川货行”活动,整合资源,在重要城市建立“四川特产展销中心”。即:选定一个城市,建立一个中心,举办一个活动,拓展一个市场,实现常态化的展示四川特产,销售四川特产,宣传四川特产,实现川货品牌终端化和终端川货品牌化,让四川特产更好更快地走向,走向世界。

颜泽文几十年如一日,心系川茶发展。作为四川省人大代表,他大声呼吁,四川需要打造“品质川茶”,更亟需打造“品牌川茶”。“品牌带动川茶产业升级发展”,是近年来川茶企业在发展中达成的共识。打造“品质川茶、品牌川茶”,在高品质茶叶产品的基础上,打造出的川茶品牌,培育川茶大集团,由“原料输出”转为“品牌输出”,提高品牌川茶的市场占有率和度,增强四川茶产业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

这三个美好心愿,承载着一个做茶人质朴而纯真的感情。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