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邑松阳,千年茶乡。又是一年采茶季。天微亮,勤劳的茶农们已经在茶园里忙着采茶了。
作为“绿茶之乡”,松阳拥有的绿茶交易市场。
今天上午,第十二届()茶商大会·松阳银猴茶叶节在这里开幕。在这个茶香飘扬的季节里,来自国内外的嘉宾们云集松阳,开启一段特别的茶香之旅。
前一天,嘉宾们就已提前感受了松阳魅力。在本届茶叶节的茶旅行动中,嘉宾们一览松阳好风光,亲身体验了这片土地上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的火花,民族与的文化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记者 诸芸 黄捷
站:独山驿站
独山在松阳人心中,即是家乡。从外回到家乡的松阳人看到独山那一刻,会有种回家了的感觉。
去年新建成的独山驿站就在松阳地标独山脚下,与松阳母亲河松阴溪相连。
现在这里成了松阴溪景区的游客接待中心,集结了水上运动中心、游船码头等功能。既有展室茶廊也有禅室、影音播放室、器材训练室、室内水上训练室等。漫步在这座螺旋形的木结构建筑里,可以看到远处的松阴溪。从空中俯瞰这座建筑,它就像雨水滴下产生的涟漪。这座设计精美的建筑如同魔术师,把松阴溪、独山的自然风光与建筑融合在一起,给来到此地的人们带来一场建筑与自然景观双重的视觉享受。
第二站:石门圩廊桥
松阴溪溪水潺潺,牛群悠然自得地吃草,间或有白鹭飞过、骑行的队伍在绿道上穿行,茶农们在茶田里采摘新茶,好一派田园风光!
石门圩廊桥也是松阳去年新建成的一个“网红打卡地”,它也成了今年茶叶节“非遗市集”的举办地。古法造纸、竹编制作技艺、麦秆扇编织技艺、棕制品制作技艺……传统的文化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们流连驻足,不断竖起大拇指称赞。来自马拉维的彭德姆·普林斯维尔看到畲族彩带制作,忍不住想动手体验一番。
建于1974年6月的石门圩桥,曾经是松阴溪南北的交通要道。但随着斋坛连接线建成贯通,大桥便逐渐被废弃。
变化发生在石门圩村启动改造那一年,经过设计师精巧构思,石桥变成了古朴大方的廊桥,桥上的活动平台,不仅为周边村民提供了理想的聚集场所,也是一个的观景平台。现在的廊桥俨然成了乡村休闲旅游的热门景点,吸引了不少原本在外的村民返乡创业。一座廊桥,连接松阴溪两岸村庄,也连接起乡村的过去和未来。
第三站:大木山茶园
大木山茶园是松阳田园风情省级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块之一,也是国内将自行车骑行运动与茶园观光休闲融合的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一眼望去,满眼绿色,核心区块3000多亩的茶田在春光里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这里也是全省的绿色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获评“茶旅路线”。大木山茶园带动了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建成了小茶姑娘、草木堂·隐泉、浮光、茶田李下等一批品质民宿,吸引了一批青年返乡创业。
目前松阳以大木山茶园为依托,围绕“茶”字做文章,正在积极打造“茶香小镇”。通过实施茶青市场、茶产业综合体改造提升,推进周边村庄综合整治,有效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全力打造集运动休闲旅游、生态科技示范、精深产品研发制造、产品交易集散为一体的特色小镇,探索出一条三产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第四站:西坑村
这个始建于明代的村庄,海拔640米,是松阳典型的高山阶梯式古村落。这里还保存有建于北宋的松宣古驿道及百年历史的石阶官道、古桥古井等。古老的建筑与茂竹修林融为一体,成了摄影家们眼中的“美丽乡村”。
2014年,西坑村入选第三批传统村落名录,之后陆续被评为“浙江十大美乡村”、“美丽休闲乡村”、浙江省3A景区村。这里也藏着很多脍炙人口的网红民宿:“过云山居”“云端觅境”等。昨天云端觅境里就举办了一场中西合璧的小型云上音乐会。
在这些品质民宿的带领下,当地农民自主参与农家乐和土特产经营,目前已发展农家乐4家、乡村商店1家,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为古村注入了活力。村民的白片儿、捞汤菜等农特产品日渐畅销,成为游客喜爱的旅游地商品,实现农产品价值转换。
第五站:陈家铺平民书局
这家悬崖边上的“美书店”,就在位于四都乡寨头岭的陈家铺村。村子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坐落于海拔800余米的悬崖峭壁上,常年云雾缭绕,自然风光秀美。
村中民居依山而建,三面靠山面朝峡谷。村庄独特的选址与阶梯式的布局,形成了独特的“崖居”奇观。
如今,这个美丽的乡村书局已成为展示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俗工艺的重要平台,推动了乡村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双重建设,为乡村建设的创新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昨天下午,葛长森老师带来的《清凉茶语》书友会在这里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茶叶专家们相聚在此,共叙茶香。
第六站:平田村
2017年,有900多年历史的平田村被评为“乡村创客基地”。
村里有农耕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山家清供餐厅、云上艺堂居,木香草堂、爷爷家青年旅社、归云居、云海间等民宿。2017年,“云缬坊”扎染工艺走进了云上平田,为古村注入了文创新业态。
2019年,平田村纳入“百名艺术家工作室入驻乡村”计划,翎芳魔境落户平田村。翎芳魔境主理人王翎芳老师在平田村艺术家工作室,研究创新松阳本土美食,把本土食材萝卜、红糖、茶等元素融入美食之中,研发一系列“茶”主题宴的策划,进行松阳美食化的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