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由农业大学、奶业协会主办,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承办的奶业战略和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大会暨奶业创新融合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奶业主管部门领导、来自美国、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驻华机构官员,奶业主产省份奶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各省市奶业协会负责人、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和实验站负责人,乳品企业、牧业企业和奶业供应链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及行业相关媒体600多人参加了本次奶业盛会。
农业大学孙其信校长、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金祥、工程院院士李德发、农业部畜牧业司孔亮副司长、保定市副市长王锋、美国驻华大使馆农业处公使衔农业参赞金博龙先生(Bruce Zanin)、新西兰驻华大使馆新西兰农业参赞史皓文先生(Howard Staveley)和农业部原副部长、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先生分别致辞。
农业大学孙其信校长提到,已经成为奶业生产、消费、加工、贸易的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辉煌成绩,但不得不承认奶业科技创新、奶业竞争力特别是竞争力方面还需要做出更多努力。今天农业大学发起成立的奶业战略和技术研究中心,目的是围绕奶业实现强国的梦想。中心拥有以李胜利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科技人员,以及丰富的研究生、本科生资源,为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希望中心能在学术、产业、在促进交流方面做出贡献。
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金祥表示,奶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的代表性产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业。近10年奶业快速进步,取得瞩目的成绩,但和西方百年奶业发展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掌握奶业科技前沿,洞悉奶业发展大势,借鉴国外奶业管理制度,真正运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壮大本土奶业,提升竞争力,才是奶业化的历史使命。农业大学有强大的奶业科研力量,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汇聚了全行业人才,与奶业协会共同支持成立的“奶业战略与技术研究中心”,整合奶业资源开展系列研究,是一项重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必将有力推动奶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奶业监管水平的提升。农业科学院在国家农业创新工程的推动下,取得了一大批重大成果,培养了一批中青年奶业科技人才,在奶业经济、乳品检测等方面承担着农业部、教育部等部委的大量研究项目。下一步将奶业作为重要研究方向,为奶业的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工作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支持“奶业战略与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工作,携手助力民族奶业振兴。
工程院院士李德发在致辞中指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一是离不开交流和合作。多年来奶业发展一直落后于西方奶业发达国家,因此加强与奶业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借鉴产业发展、产业组织、技术研发的经验,互利共惠,发展自己的民族产业。二是离不开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工作。我国奶业在产业技术研究上仍然需要开展大量的工作,有必要整合国内的科研力量、科研团队等,取长补短,推动奶业科技的进步。三是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引导,政府主管部门推出的一系列行业扶持政策和引导文件,对保障、规范奶业快速、健康发展起到的作用。我国奶业的发展需要一个更健全、更智慧、更强大的产业智囊团开展产业咨询,为行业把脉。四是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和产学研结合。我国乳企需要在产业技术推广模式、人才培养、产业技术合作模式等方面,不断的开展创新和努力。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奶业战略和技术研究中心的启动显得尤为重要,在李胜利教授的带领下,在我国奶业的资源整合、产业咨询、学术交流、技术研发、产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推动了奶业产业进步和行业快速发展。
畜牧业司副司长孔亮在致辞中表示,奶业在是新兴产业,是有活力、潜力的产业。盘点2017年奶业,总体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养殖方式加快转变,预计年底规模养殖比例超过55%,牛奶平均单产达到7吨。乳品质量状况良好,前三季度生鲜乳和乳制品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9.8%、99.5%,规模牧场乳蛋白、乳脂肪等指标达到奶业发达国家水平。今天中心的成立对奶业行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将有助于加强和深化奶业交流合作,有助于提供更多奶业重要的战略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咨询,有助于推动我国奶业整体竞争力水平的提高。今后我们将帮助把中心建设成为“奶业智库”,与中心紧密联系、大力协作;发挥中心“孵化器”的作用,培养技术管理人才;发挥中心“望远镜”的作用,谋划奶业长远发展;发挥中心“显微镜”的作用,知微见着、及时准确反映生产和科技存在的问题;发挥中心“传播器”的作用,研究集成推广关键实用技术,宣传乳品营养知识。
河北省保定市常委、副市长王锋在致辞。 美国驻华大使馆农业处公使衔农业参赞金博龙(Bruce Zanin)表示,美国不仅仅是奶酪等成品出口国,而且提供很多的技术输出,如奶牛育种技术。新西兰驻华大使馆农业参赞Howard Staveley表示,新西兰是奶业长期发展的合作伙伴,非常看重研究领域的合作,促进奶业生产力的提高和提高消费者对奶制品的兴趣。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在活动上说到,这些年奶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了脱胎换骨的进步,和9年前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时比较,现在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能有如此的变化,除了整个行业共同的努力,政府的支持、帮助和指导之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奶业始终坚持开放这个基本国策。在奶业的全产业链上,大型企业基本达到了的先进水平。这是因为借鉴学习和吸收了先进理念、设备、技术。对于中小企业,要提高水平就需要学习,走出去看,加强交流至关重要。
随后,中心进行了精彩的揭牌仪式、合作伙伴签约、颁发荣誉证书和自由论坛,伊利、蒙牛、圣牧、长春博瑞、山东大地农业、山东得益乳业、西藏城关区、利拉伐、杭州康德权、科湃腾十家企业成为首批战略合作企业。 据了解,随着奶业化,国家奶业主管部门要求奶业的战略研究不仅能对国外内奶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而且还要能提供高水准的政策建议。为此,在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和奶业协会的支持下,由农业大学、奶业协会联合发起,借助中荷奶业发展中心中美奶牛研究中心成熟的模式和经验,在农业大学挂牌,组建奶业战略和技术研究中心,英文为Global Dairy Research Institute(GDRI)。
中心为国内外多所院校、企业、机构合作建设,提供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产业交流、示范推广等一系列综合性研究和顾问咨询服务。中心能够通过专家平台间的交流,通过多学科、多平台、跨领域的知识融合,为行业主管部门和奶业产业在奶业发展方面提供重要的建议和产业咨询,使管理部门和行业掌握世界奶业科技与产业的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奶业发展态势,提升奶业的竞争力,更好的融入奶业科技、产业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