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8月份以来,对于国内的奶业市场来说,奶源紧缺导致国内的液态奶价格一度上涨,部分地区的低价奶甚至出现了断货的现象,近日,新一轮的涨价风波又将再次迎来,继三元宣布提价后,各大乳业巨头纷纷闻风而动。光明乳业日前正式宣布,从12月,上调旗下牛奶和酸奶价格,加权平均上调幅度约为8%到9%.有媒体称,蒙牛、伊利也已传出涨价消息。

据蒙牛有关人员表示,鉴于近期成本持续上涨的实际情况,我们会在考虑综合成本后适时、适度调整产品价格,不同品类的涨幅和调整时间会有所差异。“而石家庄市多家超市负责人证实,就在上个月,蒙牛的两款单品---特仑苏和儿童奶系列已经完成涨价,涨幅约10%.
据了解,这已经是今年年内国内液奶制品的第三次大规模涨价。家乐福保龙仓上述负责人说,次是在春节后,第二次是中秋国庆假期前,第三次就是接近年底的这一次。其中,第二次只涉及一些高端产品,次和第三次都是普涨。每次涨幅都是在10%以内,大约每箱涨几元钱。”每次涨得都不多,但是加起来就不少了,这么一算,年底比年初会高20%-30%呢。“”应该说,今年液态奶的涨价轮数和涨价幅度,都是这几年的。“河北省奶协袁运生说。
另外,今年的液奶涨价,不光上涨轮次多,而且同一奶企的涨价次数也不止一次。以三元为例,今年2月,三元入户牛奶已提价一次,当时提价幅度达到17%.而据京媒调查,此次,三元入户牛奶每个单品又提价0.5元。
对于奶企的频繁提价,袁运生认为,主要的原因是生鲜乳供应的紧张。”中秋国庆假期前,咱们这里出现了中低端袋装牛奶的断货,因为企业收不到奶,把有限的奶源都去做利润更高的高端奶了。其实,到现在为止,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奶农的供奶量还是少。“
另外,袁运生表示,由于供应紧张和人工成本上升等原因,目前石家庄地区的收奶参考价格已经从上半年的约3.5元/公斤上升到了4.5-4.8元/公斤,对于以质论价的企业,对质量好的牛奶可能超过5元/公斤。这部分成本的上涨,对于企业形成了压力。同时,人工成本和检测成本也在增加,这应为企业涨价的主要原因。同时,不能排除个别企业跟风涨价的情况,因为企业有着逐利的本能,尤其是在各个乳企涨价行为如此频繁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