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属的节日 茶叶质和量“双丰收”

2019-09-295888.TV 食品协会

“我们坚持绿色生产、手工采摘、传统工艺制茶,产出的茶甘醇爽口,产品一推出市场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接下来,我们还将打造电商平台,不断提高茶叶质量,把我们的嘉应茶推向、推向世界。”在梅州市庆祝2019年农民丰收节舞台上,非遗项目马图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何火球受邀与工程院院士、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茶叶委员会伊恩·吉布斯同台观看梅县提线木偶茶艺表演,向人民推介了嘉应茶,分享丰收的喜悦。

今年68岁的何火球是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村民,家中世代种植茶叶。“我父亲和爷爷都是茶农,种茶辛苦却卖不出好价格,我十几岁起便做起木炭生意。在做生意的过程中,很多朋友托我买马图茶。我想马图茶有口碑,继续做好一定会有市场。”何火球告诉记者,这让他决心再拿起锄头种茶,研究茶叶。

上世纪80年代,何火球便和妻子开始开荒种茶。“我们夫妻俩一锄头一锄头挖土种茶,用两三年时间开辟了20多亩的茶园。”何火球说,为了追求茶叶的高品质,他还将茶苗种植到自然环境更优越的高山上。“高山云雾出好茶,但还需要好的制作工艺。”何火球告诉记者,他坚持传承父辈的制茶工艺,再通过学习摸索,每当制出新茶,便背着茶叶出山,送出村供人品尝,听取反馈意见后再不断改进。

“随着口碑和市场的形成,茶叶价格从上世纪80年代一斤多只能卖二三十元,到后来一斤卖一两百、五六百元,我们的茶叶身价翻了几番,高端的茶叶现在还能卖到几千元一斤。”何火球说。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返乡加入种茶行列。

“农民丰收节是我们农民专属的节日。我们丰收了,茶叶的质和量双丰收。”何火球高兴地说,嘉应茶丰收了,制茶工艺提升了,茶叶质量得到认可,茶农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

今年,来自丰顺县大龙华镇长埂村的茶农钟石丹也迎来了小叶茶的丰收年。“我们种植的小叶茶需要特殊的管理经验,近几年通过向各地的茶农学习,回来后边学习边管理种植。今年,我们种植的小叶茶终于丰收了。五六年前的年产量才两三百斤,今年达到两三千斤。”钟石丹说,丰收节不仅是梅州农民丰收的日子,也是农民丰收的喜庆日子,我们的茶叶农产品通过盛会必将推广到各地。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