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发展论坛在南昌召开。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江西省副省长、成员胡强出席论坛并致辞。
作为第十七届农产品交易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发展论坛由第十七届农产品交易会组委会主办,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并得到了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于康震指出,搞好农村金融服务,是促进新型经营主体提高抗风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胡强指出,只有加快农村金融发展,增强农村金融的输血和造血功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黄竞仪在主旨演中说,从宏观上看,普惠金融是为了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包容性增长,有利于我国金融体系向中小微企业、低收入者和乡村普惠化、纵深化和精准化发展,为新型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提供了一个更加合理、便捷的金融平台。从微观上看,普惠金融是遵循金融市场规律,以可持续性为原则,以特定服务客体为导向的商业运作模式,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加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引导其创新发展。
黄竞仪表示,资金与市场是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永恒课题,有效组织产销对接,协助农业产业,实现商品标准化、品牌化,是优农协会工作的着重点。推动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协助农业产业实现规模化和现代化,是协会努力的方向。由衷的希望越来越多的组织加入到实现乡村振兴服务的队伍中来,共同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朝晖指出,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民生工程,需要长期扎扎实实的打基础。未来,中冶赛迪将继续积极履行央企责任,运用技术优势,与金融保险机构一起,大力开发金融保险产品和服务,探索推进符合农业农村实际、便捷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打农农产品流通一公里。他说,我们将围绕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城乡协调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和保险服务体系,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增加金融、保险品种,使普惠金融更好的助推优质农产品的对接活动。
银联农村支付市场发展专项工作团队助理总经理叶强,着重介绍了“农民丰收卡”的相关情况。他说,今年2月,农业农村部、人民银行等5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切实加大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倾斜力度,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更好的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在此背景下,于2019年农民丰收节前夕,在农业农村部的指导下,由优质农产品服务开发协会与银联、中冶赛迪等单位联合推出了农民丰收卡。作为“乡村振兴主题卡”系列产品之一,农民丰收卡进一步拓宽了发卡对象,涉农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生产者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及购买农产品的所有用户、从事涉农类经营活动的城市居民均可申请办理。农民持卡人可以享受开户手续费,卡片年费,跨行取款手续费,异地取款手续费等各项银行基础费用的减免。享受法律咨询、医疗咨询以及相关涉农保险等免费享受的权益。同时,配套了财政,加大降低了广大农户的利息支持。后续,银联将继续与农民丰收卡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支农、助农的力度,持续服务乡村振兴的水平。
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杨明说,中冶赛迪是中冶集团信息化、大数据技术的单位。在农业农村部安排下,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的帮助下,中冶赛迪建设了初级农产品产销对接公益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重要成果,通过平台,促进农业生产管理更加精准、,使亿万农户与瞬息万变的大市场更好的对接。对推动农业现代化,拓宽农民新型就业增收,改变传统交易模式意义重大。
通过讨论,与会嘉宾们一致认为:产销对接是“非传统农业企业”进入农业市场的重要抓手,通过融合各类社会资源,提升农产品生产者获得感,促进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产品信息流配置,整合农产品实物流效率,加速农产品数据流赋能,提质农产品政策流效果,创新农业产业竞争力,构筑农业产业发展新动能,是相关企业的使命和前进的方向。此外,要着力将普惠金融与产销对接有机结合,通过“农业丰收卡”等金融载体,进一步加大支农、助农的力度,持续服务乡村振兴的水平。未来,涉农金融企业应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载体的权益体系建设;以金融力量促进品牌建设;着力建设农村大数据征信试点;终实现农村金融服务智能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让规范、便捷、多元化金融服务更多的惠及广大农民居民。
论坛举行了授卡仪式,黄竞仪、余朝晖、叶强等为农民代表送上“农民丰收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