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的食品行业问题也是不断发生,对于饮用水来说,可以说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频频发生的饮水事件也引起了人们对水市场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这一市场,未来高端饮用水或将成为未来发展主流。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央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要求划定水功能区,对不同水域核定其纳污能力,开展水功能区达标考核,建立健全水源地保护区相关制度,比如禁止新建并清理重污染的工业,禁止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禁止过度放牧等。应该说,我国水污染的形势是局部在好转,整体上依然很严峻,个别地区比如西部和中部部分地区,水源地污染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完全遏制。
除了水源污染外,自来水的问题还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供水环节中,即二次污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所水质监测室主任鄂学礼教授通过一张供水流程图展示到,自来水从水源地经过了沉淀、混凝、、过滤等等一系列的工艺处理,但因及的需要,也在水中加入若干比例的氯,这样可对水中的做一定的,以及降低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受污染的机会。但余氯严重影响水的口感和气味。若是水中的余氯不足,又不能自来水的质量。鄂学礼说,副产物虽然对人体有一定副作用,但是喝经过加氯的水要比喝未经处理的水危害小。
我国现行的相关文件是《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标准出台以后,总体说来引导了全民的饮水意识。与此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的供水系统和参与水的各个部门的技术进步,促进了监管。
和1985年的旧版国标相比,新标准次明确提出生活饮用水的定义:即供人日常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在卫生部网站上,对生活饮用水有这样一个明确、详细的要求:“感官性状良好:透明、无色、无异味和异臭,无肉眼可见物;流行病学上:不含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化学组成对人无害:水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对人体不造成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远期危害。
但是,对于强制性执行的标准,目前来看做的并不好。目前并没有对未达到该标准的单位、部门以法律制裁。因此,对于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实施力度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新标准下的供水问题也频频遭到民众的质疑声。鄂学礼列举说,尽管宣布龙头水达标,但民众仍不以为然。2011年广州自来水公司称其水质达到欧美标准遭到质疑;2011年网民关于水质的投票中,93%的参与者认为,我国水环境污染问题很严重。2013年水污染的社会热点更是有发酵趋势。2013年媒体调查显示71.8%的受访者感觉正受到水污染的威胁。
鄂学礼认为,饮用水的问题,从长期看来,当然需要政府、社会、个人形成合力,从水源上、输送上各个环节形成合力,治理水污染。从短期、家庭看来,从水市场上选购一些商品水和水质处理器则是比较好的应对途径。
自来水的信任危机降低了民众的生活质量,但却催生了活跃的水市场。中投顾问数据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饮用水行业进入稳步成长阶段,各种品牌频频出现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目前,包装饮用水以其40%的市场占有率稳居饮料市场头把交椅。2011年,包装饮用水类累计产量近4789万吨,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25.67%.2012年,包装饮用水类累计产量近5562.8万吨,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19.20%.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饮用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纵观饮用水市场,众多企业把主战场放在低端饮用水产品上,经历多年价格战后,这一市场的利润已日渐微薄。
而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消费者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健康、高品质成为主要的追求,高端水市场被很多水企视为潜力无限的蓝海市场。目前,跨国企业巨头如依云、洛斯巴赫等加大了高端水市场的推广力度,纷纷加快了进军市场的步伐。同时,也出现了西藏5100冰川矿泉水、昆仑山等天然矿泉水为代表的国内高端矿泉水品牌。
如今,随着我国饮用水市场的逐渐发展,在便捷时代,消费者缺乏基本的饮水、健康意识,消费目标多以水饮品为主。在健康时代,消费者对饮用水的需求提升到健康的高度,饮用水行业开始向水家电、水装修、水处理等领域进行延展,技术和产品创新优势开始显现。围绕健康,形成对节能、环保、营养、服务等综合性需求,行业逐渐围绕消费者开始构建饮用水和谐生态环境,技术和产品创新动力大幅提升,同时围绕产品的服务能力和解决方案能力形成新的市场契机。作为我国饮用水发展阶段的生态时代,是产业发展的又一次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