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福建省福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现代农业,决胜脱贫攻坚,统筹城乡发展,走出了一条福州特色的全面小康之路。
在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福州集聚资源,不断做强做大特色产业。目前,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8家、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30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获22个、福建著名商标230个、福建产品90个、福建农产品29个。福州获得了“中国鱼丸之都”“中国金鱼之都”“中国鳗鲡之都”等称号,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被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此外,福州率先在全省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示范点建设,全市有两个全国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8个省级现代农业智慧园。
作为全国首批精准脱贫示范城,福州在全省首创帮扶责任人负总责机制,安排4425名体制内干部担任帮扶责任人,打通脱贫攻坚责任“一公里”。选派6批市、县干部到扶贫开发重点村、薄弱村、少数民族村和老区村任织书记,实现贫困村下派干部全覆盖。2017年,福州4425户贫困户和200个贫困村摘帽退出。2018年12月、2019年1月,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永泰县、市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闽清县先后摘帽退出。福州还在全省首创“企业+产业联盟+贫困户”扶贫模式,全市207家企业组建休闲农业等9个产业联盟,与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
为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福州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福清市龙田镇、永泰县嵩口镇、长乐区东湖数字小镇被认定为国家特色小镇。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市累计实施美丽乡村建设1618个,覆盖率90%,打造晋安前洋村等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76个,形成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一革命五行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至2019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4%,无害化厕所普及率95%,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行政村生活垃圾处理实现全覆盖。
来源:福建省农产品市场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