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凉茶市场的快速发展,凉茶品牌的竞争也是日益的激烈,作为凉茶市场的两大品牌,王老吉与加多宝双方的争执仍旧激烈。在近期,两个有关“怕上火”的案子先后在广州和重庆开庭。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很多人在听到“怕上火”这个词,潜意识里还是王老吉吧!这种关联可能就是加多宝营销传播中常说的“心智占领”吧。

“怕上火”与王老吉到底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王老吉诞生于凉茶发源地--岭南,自古以来,岭南的人们喝凉茶的主要目的就是去火。而史料显示,王老吉作为“凉茶始祖”,其去火功效更是。粤语区域广泛流传着这样的口头禅:惊(怕)上火,饮(喝)王老吉啦(了)(发音为粤语)。
如今,随着都市人的压力逐渐增加,在加上麻辣等重口味菜式被热捧,“上火”成了人们的生活常态,加多宝正是抓住了王老吉“去火”这一功效,找到了新的市场突破点,并成功的将“怕上火喝王老吉”这句在岭南流行的广告语推向了,从而打开了的市场。
在王老吉的推广上,加多宝功不可没。但有一个前提我们不能忽视,不论是广告语的制作还是推广,都是针对王老吉这个品牌,而这个品牌恰恰是王老吉的“东家”广药授权给加多宝使用的。可见,王老吉三个字在“怕上火,就喝王老吉”中是的主角,而且成为了“怕上火”的好搭档。
因此,有一点不可否认,占领消费者心智的并不是加多宝的营销,而是王老吉品牌。在“怕上火”广告语的争夺上,加多宝似乎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让“怕上火”与王老吉之间的联系更加坚固,然后,自己又跳了进去,说王老吉不能用“怕上火”广告。加多宝的举动,背后肯定与自身利益相关,然而,在“怕上火”与王老吉的联系形成之后,加多宝想按照自己的意图继续前行,显然,很难达到走在平地上的效果。
通过法律的手段解决争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正常商业竞争中常见的手段,这种维权必不可少。然而,有时候,法庭的宣判能代表正义,但生僻的法条却离消费者异常遥远,甚至让人无法理解,此时,情理的东西似乎更能说服大众。
对于现在的很多消费者而言,其潜意识里可能“怕上火”与“王老吉”是固有的、强有力的关联也正是“怕上火,就喝王老吉”这句广告语的商业价值所在。这个意义上讲,“怕上火,就喝王老吉”已经不仅仅是一句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