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山萃花生制品(威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
走进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的中粮山萃花生制品(威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花生),一栋栋标准化厂房中,拥有花生原料加工、花生酱、坚果制品等17条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
这里每天能够产出220吨花生酱、油炸花生、裹衣花生以及其他坚果类产品,销往国内以及澳新、欧盟、日韩等国际市场。
2014年,中粮花生从青岛整体搬迁到威海,内外承压,累计亏损超1亿元,一度被国资委列入“僵尸企业”行列。
近年来,中粮花生聚焦供给侧改革和科研创新,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将企业从此前的粗加工单一外贸型企业,转变为聚焦花生等坚果精深加工的专新特精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不仅“挺过去”“活过来”,还带动全国多个省市的近3000个植户增产增收,实现高质量发展。
完整产业链
威海市文登区适宜的气候和松散的红泥地为花生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大量零散农户以花生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
中粮花挥花生行业专业优势,从原料种植到产品销售形成了完整链条,建立了山东及东北的四个原料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科技”的经营模式,与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签订“花生购销合同”,引导农民种植市场需求旺盛的高附加值品种、开展标准化生产。
种植户于向宾是土生土长的威海人,与中粮花生共建花生基地已有6年时间,共向中粮花生出售140.46吨优质原料。据测算,2023年,于向宾的花生基地亩产皮果预计达440公斤左右,比去年增加了10%,有望再次实现增产增收。
“从种植传统品种四处奔波求人收购,变成种植中粮推荐的品种提前锁定收入,收入增加了不少;从按传统方法种植,变成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用新的技术手段指导种植,花生品质更高,种植方法更科学高效!”于向宾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从农产品粗加工转变到精深加工的步,是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中粮花生相关负责人范强介绍,2019年以来,中粮花生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过5000万元,先后成立了研发、技改创新工作室,集中攻克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核心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及产品生产过程中亟待解决工艺难题、“卡脖子”问题,各产品线人均产能实现8%—50%的提升。
此外,中粮花生已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解决工艺、装备、测试、标准及产品质量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形成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对配方、技术、包装、贮藏、运输等环节进行了综合技术提升,自主研发产品实力节节攀升。
2019年中粮花生被评为“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2021年分别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获评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截至目前,中粮花生共拥有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0个,授权发明专利4个,全部转化、应用于生产中,核心产品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支撑,帮助公司走出了花生加工产业“品质差、附加值低、损耗大、难长期保存”的窘境,不少技术还填补了行业生产空白。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