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者观念的开放,健康的理念已经深入到消费者的衣食住行中。并且有精细化、细分化的趋势。在之前,健康食品仅于药膳或低脂饮食等品种,人们对“健康饮食”仅有一个大而化之的印象和认知。但如今,人们越来越在乎生活的品质。每一天的饮食都恪守“健康食谱”的标准,深入挖掘食材中含有哪些益于人体健康的微观元素,把营养价值用函数图表换算。他们把一项项食品吃出了数学的味道。千里共婵娟的中秋佳节,即使各自身在他乡,无缘团聚,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祈愿却殊途同归。

深圳人的养生
中秋是吃货们的重要节日。说到饮食文化,历史根基尚浅的深圳似乎远不如八大菜系之首的川蜀地界,更加不如将“吃在广州”这一口号远播他域的广州。 不过,以“吃货”自居的深圳人,始终自我秉持着一套独特的饮食价值观。它既继承了粤港地界注重养生保健的膳食口味,又能容纳神州各地乃至的饮食风格。深圳的饮食从来没有单一化的城市标识或地域标签,却自成一派,拼贴出了一道化、世界化的食物景观。
与香港仅一河之隔的地缘优势,让深圳在获取化食材时,往往享有更多的便利。在饮食类礼品的选择上,深圳人也倍重“洋味”。他们钟情于斯里兰卡 的茶叶、法国的葡萄酒、新西兰的牛奶、地中海的香油,这些贴着洋标签的与口福息息相关的产品聚焦到一个传统节日的礼品市场中,汇成一时热景,也驱 动着深圳人对高品质生活的追逐之欲。
“深圳人对‘洋味’的追求,说到底是对健康的追求、对精致生活的向往。”中欧天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劲峰告诉记者,“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让人们的精神需求、饮食需求更加细化,由此而显现的情景便是消费者眼光越来越挑剔。他们懂得运用科学养生知识,来判断一个食品(用品)是否具备高品质 的健康元素……包装的奢华、造价的昂贵都抵不上‘健康’所占据的分值。人们的养生意识正在达到前所未有的峰值。”
健康食品如何选择?
时逢佳节,献上佳酿、奉上佳食,更重要的是如何保障“佳体”,这已渐渐成为深圳人的共识。事实上,近年食品丑闻频频曝光。与中秋有关的礼品选项,月饼、酒类、哈密瓜等均曾多次出没于“食品黑榜”,这也为中秋手信的选择与辨别增加了难度。“在礼物选择上应当更加追求新意,不要只盯着那些‘大路货’,这样可以避开各种假冒和盗版,买到质量可靠的真品几率也高得多。”林劲峰的话或许是一个重要的提示,用于情感纽带连结的中秋手信,不必过分追 逐热门、流行和风潮,一些陌生新鲜但健康指数更高的产品应被纳入到消费者的视野中去。
判断一个食品是否“健康”,必须考溯其生产、销售、流通环节。目前,食品的流通渠道大多要经历厂家、一级代理、二级代理、商超这一系列流程,物流 环节过于繁琐,环节衔接亦缺乏相关认证机制及监督机制,既消耗成本又难以食品的可靠性。“现在,优质、健康的食品大多是原产地天然、流通环节稀少 、种植及鉴品均由级人士经手的高品质产品,打通线上线下互动机制,这是一套与以往食品销售截然不同的营销模式。”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这一模 式在深圳已初现端倪。一批高端化的饮食礼品定制机制,也开始被深圳人青睐,多元化的礼物购销渠道为苛求高品质手信的深圳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