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火爆食品饮料招商网了解到,与五年前相比,奶牛单产水平提高了700多公斤,存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增加一倍,机械化挤奶率提高39%。我国奶业生产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已经进入调整结构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

“目前是建国以来奶业发展的历史时期”——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在去年奶业大会上的判断,已经成为行业内的共识。随 着奶业产业政策不断强化,工作机制日益完善,奶业在提高生产组织化和绩效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 奶牛存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41.1%,规模奶牛场的设计使用率达到92.7%,牛平均单产达到5.5吨,规模化牧场能够达到8—10 吨。
与生产方式提升改善相对应的,是原奶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部连续5年实施生鲜乳质量监测计划和生鲜乳专项整治,累 计抽检生鲜乳样品9.8万批次,抽检指标从6项增加到12项,涵盖国家公布的所有违禁添加物,检测范围覆盖全部奶站和运输车,抽检结果显 示,质量水平处于历史的时期。
“当前,很多规模化养殖企业的原奶量化指标都已经做到与接轨,还有些达到欧盟有机标准,国内的奶品品质处在一个非常好的时期。”行业专家邓九强说:“下一步在发挥地方优势,发展绿色优质奶源的同时,也要从上游着手降低养殖成本,加快奶业发展转型步伐。 ”
不断增长的需求也对奶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专家研究预测,到2020年,奶制品的消费总量将达到6000万吨,比 现在要增加2000万吨以上。对于近期再次升温的进口奶冲击国内市场的话题,乳业高级研究员宋亮认为,关键问题在于市场控制权掌握在谁 手里,要生产更高品质的牛奶,与洋奶竞技。
“现在奶业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高鸿宾表示,我国奶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奶业 必须做大、做强,这将是的、深刻的、系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