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已死,还有无挽回的价值和可能?

2015-04-275888.TV 食品协会

  自三鹿三聚氰胺超标事件的曝光,引来了人们对于食品问题的热切关注。对于“三鹿”商标拍卖的相关争议,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认为,三鹿已死,转做有机粮也无济于补,有人认为,浙江三鹿大胆有魄力,但是事实证明,转做有机粮后产品滞销,再度陷入停产,三鹿已死。

三鹿已死,还有无挽回的价值和可能?

  “三鹿”又停产了
  如今,“浙江三鹿”的官方网站依旧存在,网站首页的logo上,那只鹿还是一副奋力跃起的姿态,轻盈活泼,还是国人印象中熟悉的样子。但实际上它已经不堪负重,官方网站上公布的联系电话已经停机,连生产车间都几乎不存在了。
  根据浙江三鹿官方网站上的地址信息,长江商报记者在杭州西湖区西园一路16号,找到了公司所在地。
  这是一栋五层建筑,位于工业园临近马路的地方,墙体上张贴着“厂房出租”的广告。大楼的五层刚刚入驻了一家监控器材公司,其余几层都是空旷的车间,地面、墙壁都已经被全部清理、刷新过,上下找遍,看不到任何“三鹿”的标示,在车间的门框上边,还能看到绿色的小牌子,上边写着“包装车间”。园区保安介绍,这是三鹿撤离时没有清理走的痕迹。
  因为拖欠厂房租金、物业费,去年10月,“浙江三鹿”被迫搬迁到150公里外的淳安县千岛湖镇。
  淳安县涌金路199号,正是“浙江三鹿”搬迁之后的新厂址,这里的境况与西园16号并无差别,厂房同样空旷到几乎荒芜。记者探访时看到,这个厂区面积看上去比附近的几家企业都要大,厂区大门被铁栅栏封死,保安室空无一人,桌子上落满灰尘,从铁栅栏看进去,厂区内的水泥地面结着一层灰黑色覆盖物,草皮上的灌木、野草疯长,近处的一栋建筑,有几块玻璃缺失,窗口的墙壁破烂不齐。
  在铁栅栏顶头处的水泥台上,原本是镶嵌企业名称字样的,却留着本来的面目,水泥沙石被风化得格外破旧。要不是墙上的街道号码牌,根本找不到它。
  马路对面一家企业的保安告诉记者,这个空旷的厂子原本是一家药企,但建厂五六年来,从来没有生产过,也没有人。厂房隔壁的商铺老板介绍,去年年底里边曾经生产过一段时间食品,但后来也停产了。

三鹿已死,还有无挽回的价值和可能?

  接盘负面形象品牌 应公开透明,取信消费者
  邓景峰介绍,品牌负面形象分为几种,其中一些是因为经营不善,造成品牌老化、倒闭;另外一些则是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这里边又分为轻重两种。因为经营不善出问题的品牌,可以通过提升、优化,跟随市场形势,起到效果;因为较轻的产品质量出问题的品牌,也可以通过系统、完善的评估,以及营销方案挽回形象,但像“三鹿”这样出了严重质量问题的品牌,已经没有挽救的价值,也不太可能被再次“”。
  邓景峰认为,在评估之后接手具有负面形象的品牌,要隔断与负面形象严重的品牌之前的关系,时间向社会证明自己新形象,保障质量作为前提,同时参与慈善、公益,承担社会责任,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我们多少都知道,我国有机市场的认证目前还比较混乱,甚至在认证代理机构,花几千到几万元都有可能买到认证。单靠列举认证,很难获得公众信任。”李志起认为,接盘负面形象品牌之后,需要做科学的公关宣传,让自己的企业情况、生产情况,甚至神秘的老板,都公开透明化,而不是藏着掖着。“目前消费者处于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地步,消费者有强烈的求知欲,如果在这个时候不满足他,什么都不让他看,消费者必然产生质疑,产生负面评价。”
  李志起表示,农夫山泉被质疑卫生问题后,曾组织消费者探访取水源头,打消了舆论质疑。“浙江三鹿”当初也应该借鉴这一做法,可以邀请媒体、消费者探访生产基地,介绍三鹿有机面是怎么做出来的,再把相关认证的问题解释清楚,告知大家,疑问,形成正面宣传。
  “三鹿”目前还有挽救的价值,但不是“浙江三鹿”这家企业可以完成的。尽管有研究者认为,“三鹿”实际已经“死了”,比如邓景峰,但他也认为如果要挽救的话,需要庞大的资金以及其他资源。
  王海鹰认同这一观点,但他坚持认为如果挽救过来,还是要坚守牛奶行业才能活下去。“这就需要一家大型奶企来挽救,因为它要具有成熟的产业链、销售渠道等,单凭资金是不够的。”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