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乳企纷纷加大海外布局力度,包括伊利、蒙牛、贝因美、新希望、飞鹤乳业等乳企陆续“出海”寻找合作伙伴,布局奶源、投资建设工厂以及研发中心。乳业专家指出,国内乳业化进程提速的同时,奶粉“新国货”时代亦呼之欲出。
作为蒙牛雅士利的全资子公司、运营的海外工厂,新西兰工厂从2011年开始构建化海外奶源生产基地,此次建成后,将年产婴幼儿配方奶粉52000吨,产品将以罐装成品及25公斤大包装基粉的形式供应给雅士利,预计批原装进口产品将在2016年初在国内上市。
作为乳业“走出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蒙牛雅士利新西兰工厂开创了奶粉行业国内品牌在海外自主建厂的先河。11月6日,雅士利总裁卢敏放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雅士利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新西兰工厂是雅士利布局奶源资源的重要举措,无论是奶源、生产、技术还是产品质量及配方,都由雅士利团队亲自完成。

“新西兰工厂开业是雅士利化的重要一步,也是蒙牛化布局的再次深化。”乳业资深专家宋亮表示,随着雅士利新西兰工厂的投产,有望使雅士利奶粉成本降低至少20%,拉近与其他进口奶粉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使大股东蒙牛成为横跨欧洲及新西兰的乳业集团。
对蒙牛雅士利新西兰工厂,蒙牛乳业总裁孙伊萍寄予厚望。“蒙牛雅士利新西兰工厂的成功运营,将成为蒙牛化道路的一个样板,并接轨公司的运营水准与效率,为蒙牛雅士利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孙伊萍表示,雅士利新西兰工厂是蒙牛化战略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重要里程碑,未来蒙牛将继续布局海外资源,尤其是创新研发的能力,终目标是让蒙牛转型为一家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创新型营养品公司。
一直以来,乳制品市场竞争激烈,面临着国内农牧产业资源的缺乏、乳业发展的不平衡,国内消费者对源自海外的乳品的需求量大。据了解,目前奶粉市场上,国产奶粉占45%份额,洋奶粉占比达55%,但是并没有一个非常强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