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闽台食品技术交流对接(洽谈)会昨日在泉州晋江举行,此次对接会由晋江市、晋江市食品行业协会与台湾地区食品暨制药机械工业同业公会和台湾“中华整厂发展协会”共同主办,100多位闽台食品业界人士前往现场对接,其中有10家台湾食品机械企业带来了先进的食品技术与泉州的食品业界同仁进行分享。
会上许多泉州的食品企业人士对台湾的食品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台湾的食品机械企业对于闽台食品技术合作方面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意愿,多家企业表示有意到泉州设立办事处,与泉州的食品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台湾“中华整厂发展协会”理事长欧阳禹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洽谈会,把泉州食品企业所面临的现实技术难题带回台湾,让台湾的食品业界来共同出谋划策,为闽台食品业今后更深入的合作创造机会。
晋江市食品行业协会陈昌熙介绍说,目前晋江很多食品企业的进口设备主要来自欧美,因为跟欧美厂商语言不通,技术交流甚少,企业只能通过不断地采购新设备来提高技术,代价非常昂贵。“因双方交流不畅,后续的维护也难,成本高,周期长。”陈昌熙补充道。他认为,晋江跟台湾的语言相通、人文相近,双方交流起来更加顺畅。
陈昌熙表示,虽然目前台湾地区设备先进化程度还不能跟欧美媲美,但是在上也处于地位,尤其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甚至已经于欧美,而其设备价位又远低于欧美设备,“台湾100万-200万元的设备就已经算很好了,但是欧美1000万-2000万元的设备才能称得上较好,所以对于目前占晋江多数的中小食品企业来说,台湾的设备还是有较强的吸引力。”陈昌熙说。
巧妈妈(韩国)株式会社总经理许树认为,台湾地区的饮食文化跟大陆更接近,其生产出来的食品设备也更适合大陆市场,与欧美比起来性价比更高。另一家晋江食品企业人士则表示不能全盘照搬,有些源自欧美的产品还是要使用欧美设备生产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