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重庆市电商进乡村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5-12-105888.TV 食品协会

重庆市商业委员会

2015年3月26日

重庆市电商进乡村工作方案

为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搭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网络,加速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推广应用,支持农民利用电子商务开展网上创业,加快重庆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互联互通、统筹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1号)、《重庆市加强农产品流通工作的意见》(渝府发〔2013〕26号)和《商务部等13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商建发〔2014〕60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关于印发重庆市电商进乡村工作方案的通知

一、重要意义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已成为转变流通方式、促进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广阔,潜在市场需求大,是未来的战略性市场。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对改善我市城乡二元结构,转变流通方式,推动农村青年创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有利于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产品价值,助农增收;有利于拓展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空间,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信息不畅的问题;有利于转变农村流通方式和消费观念,扩大消费需求,增强农村消费活力。

二、思路目标

紧紧围绕五大功能区建设,以开拓农村电商消费市场、促进农特产品触网营销为主攻方向,以建平台、拓窗口、增网络、促创业为重点,打造一批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一批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培育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企业、代理商、经纪人),支持一批涉农、加工企业开展网上经营,组织一批农网对接活动,拓宽农产品、工业品销售渠道,使农产品卖得出、卖得远、卖得久、卖个好价钱,让城乡居民消费更便利、实惠、放心、,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提升。

力争到2017年,打造10个以上有影响力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每个区县建成1个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在中心镇建设100个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支持1000户涉农、加工企业网上销售,培养1000名农村电商带头人(企业、代理商、经纪人)。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大幅提升,网络购物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渠道,县域网络消费额占当地居民消费总额的比重达到10%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打造一批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和完善一批涉农综合性或化交易平台,重点是培育壮大现有涉农电子商务(信息)平台,打造特色商网,建成10个以上有影响力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一是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云商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支持以开设地方特色产品馆或专区的形式,通过区县积极引导,带动区县农副土特产品上网销售。二是培育本土现有涉农电子商务平台,重点支持香满园、田园优选、味派网、鲜立达、智慧餐桌、云智商城、畜产品交易网等一批本地电子商务平台,整合上下游产业资源,完善服务功能,拓展网上农贸市场、数字农家乐、特色旅游等新领域。支持重点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构建网上购物、在线支付、物流仓储、快递配送等协同发展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三是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平台间尤其是与国内电商巨头合作,更好地发挥现有农产品电商(信息)平台作用,鼓励大型农产品市场发展电子商务。

(二)建设一批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网点。搭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商贸流通网络,农村网购市场消费。一是在中心镇及经济较发达、特色产业(品)突出、交通便利、人口集聚的村,依托已建直营店(农家店)、村级服务中心等建设电商服务站(点)100个,提供电商末端服务。二是推动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云商等电商在区县建立服务中心,在乡镇、村建立电商服务站(点),鼓励市内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农村服务网点建设。三是支持电商企业与“万村千乡”龙头企业等区县商贸企业利用现有网络体系优势,增加电商服务功能,把生活日用品直接配送到千家万户,把农副土特产品集配到城市社区。支持乡镇超市、村农家店和涉农经纪人建设村级电商服务点,实现代购、农产品信息采集、缴费、取送货等服务功能。四是支持电商企业与邮政、快递等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强合作,引导快递下乡,共同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探索网上代销代购、网订店取(送)等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互通互动融合发展。鼓励物流配送资源整合,支持区县重点培育壮大2—3家物流骨干企业,建设农产品集散中心、增配标准冷藏配送车,推进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三)培育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推动农村青年创业,实施千名农村电商带头人(企业、代理商、经纪人)培养计划,培育一批既懂网上购物又具备农产品网上营销能力的农村电商创业人才及团队,提升农村网上购物和网上销售的能力。发挥基层组织作用,从农村能人特别是涉农、加工企业负责人和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骨干、种养大户等以及村干部(文书、团支书、妇联主任、大学生村官)以及有电商基础、市场营销能力的返乡创业青年妇女中,筛选确定1000名农村电商带头人(企业、代理商、经纪人),对其进行网购操作、网上开店技巧和特色产品信息采集发布、创意设计、包装、营销等技能培训,帮助村民网上代购日用品和家用电器,帮助当地特色农副产品网上营销。利用京东、淘宝等平台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的有利时机,积极向平台推介农村电商带头人,作为平台的乡村推广员等,形成推动农村电商发展、促进农村创新创业的长效机制。

(四)支持一批涉农、加工企业开展网上营销。有效组织种养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涉农企业和农副土特产品加工企业开展网上销售。一是积极动员和组织涉农、加工、服务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农场主、种养大户、经销大户、农家乐等1000户,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特别是国内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开设网上旗舰店、专卖店的方式,推销农副土特优产品,提供信息服务。二是鼓励涉农、加工、服务企业在做好线下生产、销售的基础上,选择有实力有经验的第三方代运营企业,通过代运营的方式进行农副产品、名优特产品和农村休闲服务等网上营销。三是鼓励京东、苏宁易购等自建自营平台与涉农、加工、服务企业合作,将农副产品、名优特产品和农村休闲服务等纳入自采渠道并进行网上销售。

(五)组织一批农网对接活动。一是积极组织农网对接,发挥好电子商务平台、区县电商服务中心、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和农村电商带头人(企业、代理商、经纪人)作用,通过举办网商采购大会等农网对接活动,根据不同产品、季节、时段适时有效组织对接活动,促进农副产品上网销售。二是继续做好新农村商网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广泛组织动员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和经纪人等参加网上购销对接会,并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企业和农户提供网上交易数据分析指导,帮助他们实现农产品按需种植、定制化生产,帮助农户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卖难”问题。三是注意整合各类涉农信息服务资源,着力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水平,推进大数据覆盖生产、流通、消费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形成统一、规范、畅通、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农村商品流通信息共享。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县商贸流通主管部门要加强与经济信息委、农委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和合作,落实工作责任,做好基础情况摸底,制定好实施办法,选好试点乡镇和试点村,合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二)加大投入力度。各区县要落实政策扶持资金,采取以奖代补、专项补助等多种形式,加快站点信息化改造,完善网购、缴费、电子结算和取送货等服务功能。要加强对参与电子商务进乡村计划的企业和项目的指导,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试点服务站点建设、物流快递网络建设等给予支持。

(三)加强业务培训。要加强与团委、妇联等相关单位的配合,制定电子商务进乡村培训计划,加大农村电商带头人的培养力度,降低农村青年妇女电子商务创业成本,形成促进农村青年妇女创业的良好氛围。

(四)注重总结推广。要加强宣传引导,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营造电子商务进乡村工作的良好氛围。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