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 十三五 发展规划有望年底出台 成机器人大市场

2015-12-145888.TV 食品协会

工业机器人所需的精密减速器75%的份额被日本垄断,国内高价购买占到生产成本的45%,而在日本仅为25%,我国采购核心零部件的成本高于国外同款机器人的整体售价

日前,有关“《机器人产业 十三五 发展规划》已经完成初稿,正处于修改完善阶段,有望在年底前发布”的消息引发了业界热议,人们期盼这一、潜力的产业能够成为我国实现《制造2025》目标的有效推动力,更希望可以在机器人技术、市场等方面实现突破,创造又一个的产业。

不过,对于机器人产业在的发展,一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科研工作者坦言,“发展机器人产业对来说意义重大。但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这一领域,除了市场,我们完全不具有优势。可以想象,未来的发展除了要有顶层设计、政策落实外,还需要仰仗各行各业乃至全民的创造力”。

成为工业机器人大市场

就在不久前的6月5日,“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毛伟明在讲话中介绍,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呈现井喷态势,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量达到5.7万台,同比增长55%,约占销量四分之一。

与此同时,毛伟明亦强调,虽然我国已是工业机器人大市场,但自主品牌机器人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领域需求。2014年我国自主品牌机器人销量为1.6万台,但主要集中在三轴、四轴的中低端机器人,高端机器人主要依赖进口。因此,我国既要有市场,也要使国产装备制造业迅速跟进,实现双赢。

毛伟明指出,近期发布的《制造2025》目标是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其核心就是要抢占新一轮制造业的竞争制高点,其主要措施就是深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其主攻方向就是智能制造,而机器人、3D打印、智能工厂则是其重要支撑和依托。

而2015年工信部将重点开展的工作之一便是制定我国《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此引导行业发展。彼时,毛伟明曾透露,规划计划于今年10月底完成。在此基础上,工信部将积极争取有关政策,支持机器人的研发、推广应用以及标准体系建设,并加强机器人在重点制造领域的推广应用。

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王春法在“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表示,我国在机器人领域具有一定的研发条件,工业机器人的市场规模连续两年居世界首位。根据机器人联合会的预测,2016年有望成为的机器人市场。对于我国来说,如何抓住机遇,找准突破方向,从跟跑实现领跑,提升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协将与工信部建立长效机制,在机器人领域开展、多层次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进我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的健康发展。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