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保健协会在北京召开了“保健用品(器械)行业发展座谈会”.协会张凤楼理事长、徐华锋副理事长兼、牛忠俊副理事长及秘书处全体成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监管司司长童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监管司生产监管处处长朱宁以及50多家从事保健用品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代表出席了此次座谈会。
此次座谈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保健用品的监管,推进我国保健用品行业快速健康发展,征询保健用品业内企业对我国保健用品行业发展、保健用品现行及未来监管、促进我国保健用品行业健康发展的新政策制定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会议由徐华锋副理事长主持。
张凤楼理事长在会上提出保健产业是新兴产业,但缺乏理论指导。为了促进产业科学健康有序发展,2008年,协会与中央党校共同开展课题,完成了“保健产业战略体质和政策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保健产业既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又是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民生产业更是知识科技含量高消耗低污染少的绿色产业”,从理论上为产业下了定义。报告中还指出“的保健产业是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保健食品业,保健用品业,保健服务业三大产业”,并对三大产业从体制、战略、政策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该报告的完成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为企业提供了咨询指导,为消费者提供了科学的消费指南。为进一步加强对保健产业理论建设,协会又组织专家撰写了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保健服务三本蓝皮书,其中《保健用品产业发展报告》(下称“保健用品蓝皮书”)对保健用品业范围进行了初步界定,为保健用品及其子行业分类,并为分类标准提供了依据。同时对保健用品发展的现状和现行的监督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政策性的建议。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都较快,保健产业发展相对迅速,对拉动内需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保健食品的发展,保健用品及保健服务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但保健用品产业法律法规缺乏规范,监督主体缺位。现市场上的保健用品一部分是经医疗部门注册批准的医疗器械,另有一部分是企业依靠中医理论经过严格自制定标准的产品。这些产品入市有时会被无信产品的非法经营钻空子,影响消费者及企业的积极性,影响整个企业发展。针对目前保健用品市场问题,协会将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合作,制定协会标准,并逐步纳入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在完善协会标准体系建设的同时,鼓励支持地方出台保健服务、保健用品管理办法。协会还将从技术上、从税收上、从金融政策上积极为企业争取支持,为中小企业寻求扶植。协会将通过此次会议收集业内企业在保健用品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对保健用品市场情况发展前景的意见,在会后整理并向有关方面反应,对有关问题组织专题研究,希望参会企业积极发言阐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