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代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化司祝贺“保健食品产业发展大会”顺利召开。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显着增长,作为影响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保健食品越来越被广大企业所看好,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关注。过去的一年,在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即使在国内经济形势极其复杂的情况下,也依然保持着较快的增长,保障水平也不断提高,状况稳中向好的趋势已经显现。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当前保健食品形势依然严峻,保健食品监管与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从产业发展来看,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多、小、散、乱、低”特征明显,我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大多为中小企业,产业集中度低;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含量偏低;品牌产品少,缺乏核心竞争力;各企业间素质极不平衡,差异很大,一些企业自律意识不强,诚信较差,甚至利用不法手段坑害消费者,缺乏基本职业道德和操守。从监管现状来看,法律法规滞后,标准规范不健全,技术保障水平偏低,原料标准、检测方法标准、产品技术要求亟待建立和完善,功能评价方法和判定标准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支撑能力薄弱,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能力受到制约,审评、评价、监督、检验检测等技术机构需要建立健全,风险控制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上市后产品监测、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和再评价等工作急需加强,保健食品清理换证工作迫在眉睫。从市场秩序来看,违法生产经营、非法添加违禁物品、夸大宣传等现象时有发生,质量事件时有曝光,这不仅误导和欺骗消费者,而且对消费者健康构成一定程度的危胁,尤其是、辅助降血糖等功能的保健食品违法添加药品,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对这些违法行为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严厉予以打击,要让不法企业无处藏身,并付出“血”的代价。
去年底,食安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质量监管工作的通知》,从加强许可管理,加强生产流通环节监管,加强标签标识和广告监管,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完善监督抽检制度,严厉惩处违法违规行为,抓紧制定修订相关法规规章和配套文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九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迅速组织贯彻落实《通知》要求,并作出部署,要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和各项要求,认识做好保健食品质量监管工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综合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把贯彻落实《通知》要求作为2012年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通知》的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做好保健食品质量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当前保健食品质量形势依然严峻,监管任务十分艰巨的情况下,必须坚持、科学监管的原则,切实加强监管,落实质量责任,提高监管效能,不断提高保健食品质量保障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
同时,国家局要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以加强质量监管为核心,以规范许可,加强生产经营、标签标识和广告监管为重点,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完善监管机制和制度,确保保健食品质量。一是规范许可管理。严把准入关,严格审评审批标准,严肃审评审批纪律,建立健全审评审批责任制。严格生产许可审查标准,对已获生产许可的企业限期按照修订后的生产许可条件进行重新审核,不符合审核条件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要坚决取缔。二是强化生产经营监督检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针对性,完善生产经营企业信息数据库,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加快监管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监管信用档案,公告违法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黑名单”.三是加强保健食品检验和质量抽验。加强对、缓解体力疲劳、辅助降血糖等功能保健食品的监督检查和抽验,督促生产企业加强自检,加强对非法添加药品成分补充检验方法和保健食品快检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四是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要形成治理和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和合力,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一律依照法定高限处罚。对普通食品违法违规宣传和违法添加等违法违规行为,一律移交负责审批或监督的职能部门查处;对未按规定建立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制度导致无法追溯产品源头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并严肃处理;对违法违规广告的,一律移交工商部门;对涉嫌非法添加的,一律提请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五是加强监管能力建设。积极创新监管手段,提升监管能力,加快推进检验检测、风险控制等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保健食品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强保健食品应急管理能力,强化监管人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