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五芳斋杯”市民裹粽大赛决赛圆满举行

2015-12-265888.TV 食品协会

6月23日上午,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五芳斋杯”市民裹粽大赛决赛暨台胞裹粽友谊赛、选手裹粽精英赛在梅湾街敲响战鼓。比赛主办单位是嘉兴市节庆办;承办单位是嘉兴市食品工业协会、南湖区宣传部、秀洲区宣传部、嘉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嘉兴市台办;协办单位是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端午时节正值梅雨,天空不作美下着大雨,但是依然挡不住市民对欣赏指尖上的艺术的热情。

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五芳斋杯”市民裹粽大赛决赛圆满举行

裹粽达人 赛出端午情

嘉禾历来是稻作文化的发祥地,也是粽子的故乡,因此民间不乏民间高手。从6月3日开始,在南湖区、秀洲区和经济开发区的4个乡镇8街道400多名选手中,60位裹粽高手脱颖而出来到决赛现场,他们齐聚一堂,一派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之态,在主持人宣布完比赛规则后,随着“比赛开始”一声令下,组选手正式开始比赛,只见他们打壳、装米、包裹、扎线、割线……看似简单的几个工序,做起来可并不容易,但在他们的指尖显得那么行云流水,娴熟流畅,转眼间一个个优美灵动的粽子就跃然台上。比赛一组接一组地紧张进行着,精彩赛事更是吸引各路记者朋友的目光,“长枪短炮们”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他们将裹粽高手们的精湛技艺一一记录下来,央视记者也对本场比赛进行了直播报道,选手们未受外界干扰,依然沉着应战。六组选手比赛完毕后,经过评委对粽子美观度、匀称度、重量以及数量的综合评价,终来自南湖区东栅街道湘城社区的倪菊英和经开区嘉北街道阳光社区的谢小燕分别以26只和24只的好成绩获得一等奖,另外还产生了8名二等奖和16名三等奖的裹粽达人。

台胞裹粽 裹住家乡情

市民裹粽决赛之后进行的是台湾同胞裹粽友谊赛,台胞友谊赛已经成为裹粽大赛的“保留节目”了。参加台湾同胞裹粽友谊赛的20位选手也是从嘉兴五县两区的100多位台胞中选拔出来的。比赛还未开始,只见工作人员抬上了一个高过人头、高约有两米的铁架子,围观的众人纷纷觉得纳闷,这玩意儿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呢?他们会包出新奇的粽子吗?于是带着好奇心开始观看精彩比赛……选手们将自己准备的棉麻线十几二十根扎成一捆,赛前先挂在铁架上,他们将包出来的粽子直接拴在线上再挂在架子上呢,所以他们包出来的粽子是一串串的,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台湾裹法。虽然速度远不及嘉兴市民,但是台湾同胞的裹粽比赛却包出不同风味儿,每到端午,他们在台湾同样也会包粽子划龙舟来纪念端午节。他们边包粽子边告诉我们,嘉兴这边是用米先去包,包好再煮,而台湾是先煮再包,台湾的馅料会比较多元,一般都会放香菇、虾米、蛋黄、鱿鱼等,他们认为这是台湾粽子与嘉兴本地粽子的差别。这些台湾同胞如今都在嘉兴工作,这里已经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台湾粽小小的个头,串成一串挂在杆上好像一串串“粽子风铃”,这让粽子之乡的嘉兴市民都看得目不转睛,虽然两地市民包出来的粽子用的材料不同、形态各异,但含义都是一样的,代表着团团圆圆。

精英PK 谁是裹粽王

嘉兴是粽子的主要生产地,因此今年裹粽决赛中新增了选手裹粽精英赛,这也是本次比赛的看点。选手裹粽精英赛分为两个环节,每个环节限时3分钟,个环节是包裹100克的粽子,第二个环节是包裹40克的粽子,来自嘉兴各粽子生产企业的20名选手,穿上自家粽子企业的工作服正在进行着赛前准备,选手们有的使用电子秤包裹100克、40克各一只粽子在掂分量找手感,有的在挑选箬叶并拿剪刀将箬叶两端剪短为裹40克迷你粽做准备,而有记者发现一位站在舞台旁腼腆的小伙儿正默默等待比赛的开始,便上前问道:“您对本次比赛获奖有没有信心,觉得自己能拿第几名?”面对记者的发问,他微笑着回答“重在参与吧!”瞧~“激情粽子哥”刘光荣多么淡定啊!随着主持人说“请各位选手将两手放在背后,三、二、一比赛开始”略带火药味儿的精英赛正式打响,他们的双手上下翻飞,箬叶、线绳在他们指尖舞动,不一会儿桌上就堆满了一只只漂亮饱满的粽子。为了比赛的公平性,大赛组委会邀请到来自五芳斋和真真老老各一名评委和食品工业协会工作人员对精英赛进行计数和质量的检验,终来自五芳斋的刘光荣以总分74.4分高居榜首,当仁不让拔得头筹,另外还决出二等奖两名,他们分别来自嘉丰斋和真真老老,三等奖共三名。到场领导为获奖选手颁发证书及奖金、奖品。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