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烩面历史有多少年

2022-11-025888.TV食品百科

对于河南烩面有人说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又有人说没那么长,大概100年才是。那么,到底河南烩面历史有多少年?河南烩面是怎么来的?

河南烩面历史有多少年

比较早的传说:(唐,公元600多年,距今1300多年)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登基前的一个隆冬雪天,患寒病落难于一农家小院。母子心地善良,将家养的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羊非羊、蹄似牛非牛的四不像(亦称麋鹿)屠宰炖汤,又和面想做面条为李世民解饿。但追敌逼迫,情形紧急,老妇人草草将面团拉扯后直接下入汤锅,煮熟后端给李世民。李世民吃得满身冒汗、暖流涌身,不觉精神大振,寒疾痊愈。于是策马谢别。

河南烩面历史有多少年?河南烩面的由来李世民即位后,整日山珍海味倒觉不出什么滋味,就想起吃过的那年隆冬雪天在农院母子做的面,想到他们的救命之恩,便派人寻访母子,以厚加赏赐。还真是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那母子。太宗又命御厨向老人拜师学艺。从此,唐宫庭御膳谱上就多了这救命之面——麒麟面。

近期的起源

(清末,100多年)杨佩璋,字筱村,今长葛市后河镇后河村人。光绪二年中举人;次年登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人尊称杨翰林);二十七年升侍讲学士,旋补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二十九年署吏部右侍郎;三十二年署都察院副都御史。

光绪年间,天下客商,云集京城,当时有位同乡郭子兴,在京开一面馆,手艺不错。繁华闹市,敲诈勒索,时有发生,郭子兴为此类事情多次麻烦杨翰林,杨翰林义不容辞为同乡妥善处理,深得同乡称赞。一日,十数名地痞饭后找茬赖帐,郭子兴上前论理,不料众痞子拳脚相加,且将饭馆砸了个稀巴烂,杨翰林听说此事后,差人将郭子兴一家接到府上,说:“我正欲找一位厨房师傅,如果你愿意,可留下来,也免得日后再遭恶人刁难。”郭子兴看杨翰林诚心诚意,便答应下来。杨翰林生平喜欢清素面食,正是郭子兴拿手“好戏”,入府后侍奉杨翰林体贴入微,杨翰林十分满意,后来便一直跟随左右。

河南烩面的由来辛亥革命爆发后,民国建立,杨翰林时任清廷都察院副都御史,由于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趁机辞程,告老还乡。秋日,杨翰林偶感风寒,便卧床不起,郭子兴照旧将早点呈上。杨翰林强打精神吃了几口油条,不多时,便呕吐起来,大夫看罢说:“并无大碍,只是体弱多时,鱼肉之类、油腻之物不宜进,应以清淡素食为主,可药疗、食补二者结合。”郭子兴闻言想到,老翰林既然爱吃面食,我不如将油条面用水煮熟一试,结果,煮熟的面片光滑透亮,看着就想吃,郭子兴觉得,面里再带些肉汤,既补养又能消化。于是,他将肉拍成肉茸,取腿骨砸碎,文火炖汤,汤炖好后,冲于面中,端到杨翰林面前,清香扑鼻而来,杨翰林精神一阵,问:“这是什么?”郭子兴灵机一动说:“烩面,此乃补养身体之物。”家人起汤让杨翰林品尝,杨翰林连说不错。即刻欠身,连汤带面吃完。杨翰林问郭子兴:“烩面是怎么回事?”郭子兴说:“大夫嘱咐:大鱼大肉及油腻之物,不易消化,您老身体弱,只能吃清素,可光吃面怎能补养身体?我就试着用大骨头、肉茸加一些入味的中草药炖汤,没想到这汤还真补,您老爱吃,以后我常给您做。”随后,郭子兴天天炖汤煮面给杨翰林吃,不几日,杨翰林身体恢复面如初,街坊邻居称杨翰林精神抖擞,似返老还童。

民国九年,杨翰林仙逝,临终前吩咐家人送郭子兴银两,让他再行开店,且叮嘱郭子兴不要将烩面失传。郭子兴深知其滋补、保健之功效,乃世上其它膳食所不及,早有意再度开店,专营烩面。不料,长葛当时寇匪猖獗,官兵不能剿办,时局不安,再无开店机会。郭子兴有一远房亲戚,于黄河岸边花园渡口附近,为了生存,只好投奔那里。解放前,一直与杨府来往,建国后,由于“三反、五反”运动,断绝音讯。时局稳定后,有长葛老乡碰到郭子兴在郑州集体食堂做活,再后来不知其下落。

此外,郑州合记的前身是老乡亲饭店。1953年李少卿等4人接营,因是合伙经营,易名合记饭店。1967年起专门经营羊肉烩面,改名为“合记烩面馆”,俗称合记。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