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咖啡中的“丙烯酰胺”,薄壳山核桃同台评优

时间:2023-12-12  阅读量:263
目录 

· 解读咖啡中的“丙烯酰胺”

近日,福建省消委会联合福州市消委会发布了《福州市2023年现制现售咖啡比较试验结果报告》,其中59款咖啡均检出微小剂量丙烯酰胺(2A类致癌物),引发消费者关注。为了让消费者全面了解丙烯酰胺,以及食物中丙烯酰胺来源及防范,特解读如下:

什么是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3H5NO,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不溶于苯、己烷。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17年10月27日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丙烯酰胺继续被列为2A类致癌物,即对动物致癌的证据充分,对人致癌的证据不足。

2A类致癌物是怎么回事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按致癌物对人的致癌危险性,分为1、2A、2B、3、4共5类,其中一类致癌物是指对人体有明确致癌作用的物质,如:黄曲霉素、甲醛、尼古丁、亚硝胺、苯并芘、砒霜、酒精等;2A类致癌物是指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如:丙烯酰胺、沥青、65度以上饮料、红肉等。

丙烯酰胺是如何产生的据悉,食物中的丙烯酰胺主要是由还原糖(比如葡萄糖、果糖等)和某些氨基酸(主要是天冬氨酸)在油炸、烘焙和烤制等高温加工过程中,通过美拉德反应(食物的颜色发生变化呈现褐色)产生的。食物里基本都有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丙烯酰胺。所以,我们平时吃的很多食物中大都含有丙烯酰胺,比如薯片薯条、油条油饼等。咖啡是用咖啡豆经过烘焙做出来的,难以避免会产生丙烯酰胺,甚至我们喝咖啡时加入的黄糖也含有丙烯酰胺。

检出丙烯酰胺极低 安全由于目前我国暂未对咖啡中丙烯酰胺有限制性或禁止性规定,故本次现制现售咖啡比较试验依据GB 5009.204-2014《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对59款现制现售咖啡的丙烯酰胺含量进行检测,所有样品检出的丙烯酰胺含量均较低,为11.1-30.4?g/kg不等,而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丙烯酰胺的致癌剂量大约为每天每千克体重摄入2.6?g至16?g。本次比较试验将咖啡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转换成杯进行计算,咖啡的丙烯酰胺含量为3.39-10.20?g/杯,每日饮用一杯咖啡的摄入量均处在安全范围之内,只要不长期过量饮用,对人体是无明显健康风险的。...[查看详细]

· 薄壳山核桃同台评优

12月10日,江苏省薄壳山核桃品鉴会在南京中山植物园举行,来自江苏、安徽两地12家薄壳山核桃生产企业和种植户,带来波尼、马罕、威奇塔等21份参评品种,以“专家评委+大众评委”品鉴的形式选出优质的薄壳山核桃鲜果和加工产品,促进薄壳山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坚果炒货网

...[查看详细]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最新聚焦

爆品推荐

点击客服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