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该局严格按照“抓质量、创,强监管,保”的工作思路,抓住两个关键,健全三大体系,实施四化工程,有力推动了漯河食品质量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确保了漯河食品质量,维护了漯河食品名城的良好形象。其主要做法是:
一、抓住两个关键
一是抓住“关键人”。该市局每季度定期召开食品企业厂长经理座谈会,有针对性的宣讲农产品、畜产品、食品质量法律法规,通报查处的一些食品质量违法案件,教育食品生产企业的“关健人” 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效益”的经营理念。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始终坚持“教育与监管并重”的工作思路,对监管重点企业的负责人实行“约谈”制度,面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其真正从思想上树立自律意识、质量意识。二是抓住“关键点”。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是食品质量的关键点。为此,该局针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和部分企业对国家有关食品添加剂的要求不了解这一问题,根据新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要求,针对不同食品企业的产品工艺要求和配方特点等,将企业使用的添加剂按产品品种分门别类地归纳在一起,编制了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食品生产企业准用添加剂系列挂图》,在全市食品企业中推行食品添加剂公示制。要求企业严格按照《食品生产企业准用添加剂系列挂图》内容要求,对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进行公示。该挂图既便于企业自我监督和组织配料,又便于执法监督和社会监督。
二、健全三大体系
一是健全四级监管体系。在市、县均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食品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配备了工作人员,村级配备了信息报告员。同时,强化社会监督,聘请50多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以及其他社会人士作为义务监督员,并建立了信息披露和举报制度。目前,该市已建立了四级监管、社会联动、快速、较为完善的食品质量监管体系,为食品质量监管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健全工作标准体系。首先是食品监管制度标准化。该局建立了“食品企业分类管理标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督管理标准” 等10多项管理标准。其次是唱好“三步曲”,即企业申报前,对企业实行约谈制,把办证的程序和企业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以及食品行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向企业讲明;在企业申证过程中,及时派技术人员到企业进行跟踪指导,提供一切必要的服务;企业获证后,对企业进行跟踪服务,严格监管,为企业生产出放心食品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第三是扎实开展“食品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该局针对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食品企业集中、名优企业多的实际,积极创建“食品标准化示范区”。先后为区内企业整理、收集、修改了4000余项标准,帮助 25家企业建立了完善了企业标准体系。88%以上的食品生产企业通过了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认证, 6月22日,漯河经济开发区以90.5的高分顺利通过食品标准化示范区验收,并被授予“食品标准化示范区”。三是健全食品检测体系。该市投资3500多万元建成了国家肉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专家楼,该中心成为国内肉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具备125种产品、507个参数的检测技术能力。国家肉制品质检中心自2009年12月挂牌运行以来,不断熟练掌握中心的运作规律,建立完善中心的运作机制,发挥中心的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作用,为加快推进漯河食品经济快速发展、加快推进漯河食品名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该市形成了以肉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依托,以县级法定检测机构为主导,以企业自身的检测机构为补充的食品检测网络体系。
三、实施四化工程
一是实施标准化生产工程。该市设立了6个农业标准化委员会,实施了31个农业标准化项目,发布了128个农业地方标准,为全市农业标准无公害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农业标准化示范网络,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90%。二是实施品牌化经营工程。近年来,该市把推进战略作为提升经济竞争力的突破口,加大投入,重奖先进,强力推进。建立了质量兴市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了市长质量奖,定期举办质量大讲堂,引导企业导入绩效模式,加大名优产品培育力度,今年新培育省产品13个。三是实施经常化整治工程。针对重点品种、重点对象、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开展经常性的重点整治。加大农产品污染源头治理力度,深入开展产地环境评价和监控;集中整治小企业、小作坊,完善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建立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严厉打击食品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市场巡查机制,健全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切实维护了食品生产经营秩序。仅今年以来,该市就先后组织开展农村食品、劣质奶粉和饮料、熟食和即食食品、学校周边饮食卫生、生猪屠宰等10个专项整治行动,对制售假冒伪类有毒有害食品的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净化了食品市场,维护了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四是实施立体化宣传工程。坚持正面引导、加强教育、广泛宣传的原则,在全市开展了“打造诚信漯河大讨论”活动,使社会公众人人关心食品质量、人人参与食品质量;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开展、多角度、立体化的宣传,在全市上下形成了重视食品质量、狠抓食品质量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