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商务部、财务部近日联合发布通知,为保食品来源去向有凭可查,确定开展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首批试点为上海、重庆、大连、南京、杭州等10个城市。
据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肉菜流通追溯体 系是"菜篮子"和"放心肉"建设的一项民生工程,主要内容是以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肉菜商品流通的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的电子化,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质量追溯链条。
肉类和蔬菜"一荤一素",是城乡居民重要的基本生活必需品,肉菜生产、流通体系建设事关重大。长期以来,我国肉类蔬菜生产和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目前,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传统渠道仍承载着80%以上的生鲜农产品流通量,冷鲜肉、分割 包装肉占市场比重不到10%,包装蔬菜份额不足13%, 98%以上的批发市场仍以现货现金/一对一交易为主。由于监管难度大,隐患多,相关环节责任约束不力,追惩机制缺 失,近年来肉菜食品事件时有发生,在社会上引发了普遍的担忧,甚至出现了一定程 度的信任危机。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来源明白、去向明确、责任明晰"的肉类蔬菜流通体系,形成完整的肉蔬流通信息链条和责任追究链条,以加强政府监管,方便消费者维权,促进企业完善生产管理,保障肉菜食 品的生产、消费。
在这次大规模试点之前,一些地方就食品追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2001年7月上海出台《食用农产品监管暂行办法》,提出在流通环节建立"市场档案可溯源制度",是国内在政府层面上对农产品可追溯机制作出的早的描述。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一度推广食品可追溯系统,其中北京推出的"奥运食品可追溯系统",奥运会期间广受好评。然而,由于这一体系涵盖的食品价格普遍较高,有的甚至高出普通食品数倍以上,令多数消费者难以承受,几年下来,不但市场上"可追溯食品"寥寥无几,而且一些"可追溯系统"的设备闲置、信息陈旧,系统难以发挥实际的作用。
客观而言,"可追溯系统"的高成本导致"可追溯食品"的高价格,直接限制了消费规模扩大,进而限制了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是此前一些地方探索的食品可追溯系统终走不下去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10个城市进行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应当引以为戒,特别要注意控制体系运行的成本,通过控制肉类蔬菜的价格,控制居民日常肉菜消费的成本,才能避免走入"肉菜价高和寡、体系难以为继"的困境。
为此,需要政府加大对"肉菜追溯"体系的先期投入,在一些市场基础较弱的地方,需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先把体系框架搭建起来。按照商务部、财政部的部署,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将重点用于追溯管理平台建设和流通节点追溯子系统建设。特别地,如业内专家所言,财政资金应当更多、更精准地投向肉菜产品原产地,鼓励原产地建设可追溯体系基础设施,从源头环节降低体系运行成本,有效控制肉菜的价格。
同时,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政府投入只是提供了"肉菜追溯"体系建设的"启动资金",接下来在体系运行的过程中,企业除了获得一些政策优惠和财政扶持,只能主要依靠自身强化管理,完善经营机制,才能有效控制生产经营成本,进而控制肉菜产品的价格,才能在市场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从而稳步拓展市场范围,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肉菜追溯"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必然增加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成本,肉菜价格也就必然抬高。这在逻辑上和实际上都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为保障肉菜、保障消费者权益支付的必要的代价。但是,必须将价格变化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才能并不断扩大"可追溯肉菜"的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薄利多销"这个简单的道理,用在"肉菜追溯"体系上同样也是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