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一直是消费者较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近些年食品再次成为受消费者关注的对象之一。近日,蒙牛联手百度打造“云端牧场”,消费者只要扫描精选牧场纯牛奶包装盒上的二维码,就能够实时看到千里之外牛奶的生产动态。
实现生产关键环节全程可视化追溯,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食品企业“全产业链”模式的建构。在公众对“舌尖上的”高度关注的今天,“全产业链”能否成为解决食品问题的一剂良药?
“全产业链”有望为农产品贴上身份证
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市内的多家超市发现,不少果、菜、肉、蛋、奶等产品都可通过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查询到产地、生产日期、批次、负责人、质量检测报告等信息。
“虽然价格贵一些,但如果每个信息确保真实,每个环节真的做到可追溯、有人管,质量有保障,我们还是会买的。”家住望京的周女士对记者说。
破题食品困局的尝试
“发展全产业链是确保食品的必由之路。”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指出,以前由于产业链条短,农产品生产主要依靠本地市场,但随着生产越来越集中,产区和销区分化,生产、加工、运输等产业链条拉长、环节增多而且细化,需要从过去的地域控制为主转向对整个产业链的控制。
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秦富认为,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相对较长,一般有五到七个,依次为生产者-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终端消费者,环节的增多加大了信息额不对称,产品价格和产品品质欺诈现象,不信任感增加。
确保“舌尖上的”须多管齐下
专家指出,通过全产业链确保食品的模式值得探索,但目前国内食品企业中能够实现全产业链管控的凤毛麟角。企业发展全产业链面临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多重约束。
“要做好全产业链,企业需综合考虑自身的财力、管理、人才、技术等问题,找准自身优势和关键点先发力,再稳步发展,向上下游同步延伸。”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韩一军表示。
此外,发展研究中心程国强表示,如今,大多食品企业依旧难以完全做到全产业链建设,完全依靠企业建立全产业链有道德风险,也容易造成政府“懒政”。从根本来说,还是应该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每一个环节的政府监管,更好地确保“舌尖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