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的价格让很多养殖户们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据前日江苏省物价局公布的近期全省重要商品价格运行情况及市场价格动态,猪肉的价格在九周前就进入了红色警戒区,是七年来的价。
卖一头猪亏一百多元
家住浦口区的吴女士说,“现在猪肉真便宜了,前几天在菜场看到后座子肉9.5元一斤,以前要12元一斤,已经觉得很划算了,今天在东门菜场后座子肉,还有卖8元一斤的。” 对于市民来说猪肉价格低了是件好事,不过对于养殖户来说,目前生猪的收购价格已经远低于成本。 根据江苏省物价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25日,全省去骨腿肉11.66元、精瘦肉13.31元,跌6.9%、6.4%,三元生猪出场均价为每50公斤568元,已连续14周下跌,比去年同期下降13.0%;猪粮比价为4.51:1,已连续12周低于6:1,连续9周处于红色预警区域;据省成本调查统计显示,目前规模养猪头均亏损114.68元,为2007年8月份以来新低。 耿先生是一位生猪养殖户,养猪场在规模的时候有两三千头猪,不过现在养猪场里只剩下一千多头了。 他介绍,养猪的成本主要在于饲料和猪苗。“一般来说一头猪一年的饲料大概需要800到900元。我没有猪苗的成本,可是租金、人力、加上平时养殖场的运营,如果全部加起来,一头猪的成本在1500元左右。一般猪养到200斤以上才会考虑卖掉。也就是说一头猪想要不亏本基本上收购价格要在8元/斤以上,这样才能有结余。” 在今年春节前,他卖了一批猪,“那个时候卖出去的价格达到十几元一斤,结果没多久又开始下跌,的时候六七元一斤的,这个价肯定亏损。”现在耿先生的精力主要放在了副业上,“从小猪到出栏大概需要5个月,也就是说到了年中我还要卖一批。收购价格真不好说高,看看市场上的猪肉价格就知道了。这个时候卖肯定是卖一头亏一笔。”
行情不好,耿先生决定转行,不过回想起当时行情好的时候,他说那个时候一头猪赚八百,一年下来赚的钱还是不错的,很有奔头。耿先生说,“树挪死,人挪活。现在的行情让人看不懂,我的养殖规模比较小,不容易被套牢,但是那些过万的养殖场可能日子也不好过了。如果没有其他的收入,那养殖场可能很难维持了。”
供大于求是主因
江苏省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副主任邢晋介绍,猪肉价格连续下跌,主要是由于市场上猪肉供大于求。在2007年,猪蓝耳病造成猪肉短缺,猪肉价格因此飙升,进而导致养猪规模扩大。有分析机构认为,随着规模化生猪养殖的扩大,产能过剩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得到调节,低价期也变长了。
中央“八项规定”等一系列禁令出台,减少了公款吃喝和发放福利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猪价。猪肉是我国不少地区餐桌上的必备菜,以往一些单位逢年过节也会发放猪肉、香肠等福利,但自从中央出台了多项禁令后,公款吃喝、铺张浪费、公款发放福利等现象明显减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猪肉消费量和价格。
从需求角度看,由于更加注重健康营养,近年来城镇居民增加了牛羊肉消费量,牛羊肉价格持续增长从侧面反映了这样的消费需求。2月10日,办公厅发布的《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提出食物消费量目标,“到2020年,人均全年口粮消费135公斤、食用植物油12公斤、豆类13公斤、肉类29公斤……”而2013年人均吃肉近60公斤。《纲要》同时提出,“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牛肉、羊肉、禽肉供给比重”。这意味着,各种有形无形的政策可能会倾向于控制肉类生产(尤其是猪肉生产)。
近日,双汇进口美国4500吨猪肉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猪价下跌、猪肉消费需求不强时,双汇逆市进口猪肉给市场带来恐慌。2013年猪肉产量5493万吨,进口猪产品139.49万吨,国内猪肉供大于求,为何还在进口猪肉?广东省一家肉制品加工企业的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道出了原因:“美国猪肉味道并不比猪肉差,但价格便宜、标准化程度高,对我们小企业很有吸引力。”据他介绍,采用美国猪肉制作火腿肠,不仅进货价便宜,而且标准化包装,省去部分整理环节,生产成本可减少5%-20%。
这多方面的原因总结起来只有一个市场规律,那就是供过于求,上面的种种都直接导致了对猪肉的需求大量下降。需求的少了又怎么会卖的好呢?养殖户们在以后的养殖过程中应该多关注市场的变化,以及国家的相关方面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