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等的根。蒙古黄芪为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沟旁或疏林下,分布于东北、华北及新疆、本期等地,在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有栽培;膜荚黄芪生于向阳山坡或灌边缘,或见于河边沙质地。
黄芪适合人群:
表实邪盛、湿阻气滞、肠胃积滞、阴虚阳亢、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均禁服。
黄芪食疗作用: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
入气分,可升可降;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行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效;
具有内伤劳倦,神疲乏力,脾虚泄泻,肺虚喘嗽,胃虚下垂,久泄脱肛,阴挺,带下,吐血,便血,崩漏,黄表虚自汗,盗汗,水肿,血盖,痈疽难溃或溃久不敛。
黄芪食物相克:
黄芪恶白鲜皮,反藜芦,畏五灵脂、防风。
黄芪做法指导:
1. 补气升阳宜炙用;益卫固表、行水消肿、托毒生肌宜生用。
2. 气虚体弱,倦怠乏力,食少懒言者,宜与人参或党参相须为用。
3. 若脾虚食少,便溏或泄泻者,可与白茯苓、薏苡仁同用。
4. 体弱表虚,肌表不固之自汗,及虚人易感风邪者,宜与防风、白术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