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食品问题正逐渐受重视 食品网购监管有待加强

2014-06-245888.TV 新闻资讯

    随着互联网等的不断发展,网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网购食品更是人们较为喜爱的一件事。前不久,樱桃上市的季节,家住长沙麓谷的李女士收到了从山东空运来的樱桃,然而这些樱桃大半腐烂,无法食用。 
    实际上,对于网购食品来讲,快递服务仅是其考验之一。2012年,浙江湖州市消保委组织消费维权义工先后开展了网购食品安全消费调查与网购食品消费体验评价两次活动。体验发现,除了快递公司授权各异,送货速度快慢不一,网购食品还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三无”现象在部分食品中显现。在某些食品电商网站,有些糕点类食品存在“三无”问题。其次,部分食品网页宣传存在虚标、夸大、虚假宣传。如某网店的黄金肉松月饼,网页宣传内容齐全,但实际外包装上生产厂家、生产地址,生产批号、成份、规格等都没有。三是退款方式隐藏不平等消费。由于消费者用相应银行的网上银行进行支付,按理应该退回到相应银行的卡里。部分网站却只能退到购物网站的购物账户中,促使消费者再次购买。虽说通过操作可以提现,但转款提款操作不便,其目的就是设置一个门槛“留住”消费者。第四,退货操作流程繁琐,普遍存在购买容易,退货难的问题。 
    与上述问题相比,更让消费者担忧的是,目前网购食品销售准入门槛低,假冒伪劣和“三无”产品以及有瑕疵、质价不符的食品混杂其中,并由此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2013年6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就警示说,网销食品进货渠道不明、食品宣传不实、储存运输不规范、食品安全事件追溯难、售后维权难等原因而产生的消费纠纷案例屡屡出现,消费者应警惕。 
    今年3月15日刚实施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网购商品7天内可以无理由退货。除了订作的或者鲜活易腐的食品,绝大部分网购食品都在新《消法》的保护范围内。 
    不过,对于食品电商的相关资质、网购提供者的法律责任,现行《食品安全法》并没有做出具体规定。即将于下周审议的《食品安全法》修订案草案提出,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并承担食品安全管理责任;未履行法定义务,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并先行赔付。 
    律师董平认为,这样的规定很有必要。首先,与一般的线下食品交易相比,网购食品交易最大的特点就是缺乏实体店。网络本身的虚拟性和不可靠性导致网购食品诸多隐患的存在。绝大多数网店没有在工商部门登记,无法出示购物发票。一旦食品质量出现问题,消费者因为没有消费凭证很难得到赔偿。其次,某些网店通常都是“一人公司”,即从客服、采购员到老板全是一人担任,经营条件一般都难以达到卫生、环保部门的许可条件,进货来源很难保障,且在经营过程中所购食品大多未建立台账,进销货情况混乱,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赔偿能力根本没有保障。 
    在法律专家看来,网站是网购食品发布信息最主要的途径,要避免因不良商家导致的食品交易安全的发生,除了法律规范,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网络交易平台的监管。应通过建议网络平台的提供者禁止卖家通过网络向消费者出售自制、未经许可的食品等方式,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网购食品的安全问题眼下越来越受到监管部门的重视。前不久(5月30日),国家食药监管理局一司司长马纯良在国新办发布会上称,对于网购婴幼儿配方乳粉的问题,国家食药监局正在研究制定网购食品的监督管理办法。他强调,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制定一些监管制度,以保证消费者网购食品的安全。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