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奶价下跌、乳业市场低迷、养殖业发展模式滞后、奶制品消费乏力, 中国奶业到了从单纯关注“安全”到兼顾关注“品质”的转型期。业内一致认为,奶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提升牛奶品质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奶业协会专家顾佳升指出,与国际标准接轨、用“热处理强度”来衡量牛奶品质,防止过度热加工对牛奶的伤害,是提升国内牛奶产品的品质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国内的认识普遍不足、实现难度极大,曾让他一度三缄其口。如今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中国经济网记者从现代牧业了解到,该公司所生产的“2小时系列”巴氏杀菌鲜牛奶和UHT纯牛奶,热加工程度和牛奶活性的糠氨酸和乳果糖等相关指标,基本符合了国际标准。
现代牧业的实践表明,中国牛奶是能够做到与国际标准接轨,能够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的。中国奶业到了从单纯关注“安全”到兼顾关注“品质”的转型升级期,全行业只有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让消费者了解“热处理强度”的意义,让消费者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奶业才能稳定健康地发展。
目前国内奶业对于牛奶中各种营养素的作用,以及不同加工方式生产的各种乳制品营养价值的差异,存在认知的不足与误区。人类需要牛奶不是简单地为了温饱,而是为了获得其中的酪蛋白、乳清蛋白、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等生物活性物质。牛奶加工需要通过热处理方式杀菌,但牛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不耐热,升温到50 ℃以上,其中的活性物质就开始被损害了。温度越高、停留的时间越长,损害得越多。乳品加工的核心问题就是根据生奶质量、采用适当的杀菌强度在确保安全基础上,有效保护活性物质。
液态奶过度热加工成为普遍现象,原料奶品质存在的差异,通过“一热遮百丑”得以解决。养殖户生产优质原料奶增加成本,效益反而降低,更加缺乏生产优质原料奶的动力。乳品加工企业依靠广告卖牛奶,终端市场不知道什么是好牛奶,出现了“劣币逐良币”的后果。而优质原料奶的根基不稳,最终导致的是国际竞争力的缺失。
要突破目前奶业的困局,需要让终端消费者知道如何分辨牛奶品质,倒逼加工企业规范生产工艺、减少热加工对牛奶品质的伤害,对原料奶的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实现中国奶业整条产业链的转型升级。
国际上早就有防止牛奶过度热加工的判断指标和标准,在我国没有重视和应用,除了认知的不足之外,不易达到标准也是重要原因。现代牧业通过“种养加一体化”模式,热加工程度与牛奶活性保持指标率先与国际接轨,为中国奶业的品质升级之路,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自2005年成立以来,现代牧业先后在全国布局,共建设大规模牧场25个,牛存栏数超20万头,日产高品质生乳2700多吨。生产工序的高度自动化,确保了奶品质量在生产工序上不出现漏洞,带来产品的可控和优质。现代牧业牧场所产原奶理化指标控制得非常好,原奶乳脂率高于3.8%,乳蛋白率高于3.15%,体细胞数低于20万,菌落数低于2万、甚至达到1万以下,超过了日本和欧盟的标准。
生奶有自然抑菌期。在36.1摄氏度中,5小时细菌总数变化为6240CFU/毫升,随后,这个数字将迅速上升,7.5小时将达到53万CFU/毫升。我国目前对于生乳的国标是200万个/毫升。必须采用合理的热处理工艺才能获得优质的牛奶产品,选择工艺的依据是原奶的菌落总数。国内奶源地与加工厂距离过远,菌落总数较高,是国内企业大多采用“过度热加工”的重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代牧业的经验是向产业链下游延伸,首先实现了“养殖与加工的一体化”。在现代牧业的塞北牧场,封闭式通道的一侧是牛场和挤奶大厅,另一侧就是自动化加工车间。牧场挤出的鲜牛奶经检验合格后,通过密封的输送管道直接到达加工车间,自动吹瓶,自动灌装,去掉了原奶储存运输等多个环节,也去掉了“闪蒸”、“预巴杀”等不规范的操作,缩短了成品的加工时间,大幅度降低了对牛奶的热伤害程度。原料奶从挤出到成品奶不超过2小时,这是目前国内领先的生产速度,国外最快也要十多个小时。
以塞北牧场为例,生产的鲜牛奶直供北京等华北地区的大城市,原奶加工完成不到2小时,运输到北京4个小时,再通过会员及商户配送,一瓶现代牧业的纯鲜牛奶从挤奶到送达消费者手中能够实现不超过12个小时,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牛奶的“纯、真、新、鲜”。
现代牧业“养殖和加工的一体化”解决的是食品安全风险,“养殖和种植的一体化”解决的是环境安全风险,国内奶业迫切需要建立“以养殖业为中心的两个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否则不足以应对已经完全全球化了的奶业竞争的挑战。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给企业和消费者所带来的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则要求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各界对乳制品的正确认知。
随着消费者们对于奶业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国内的乳品行业秩序也在逐步的完善,种植养殖和加工一体化,将成为增强中国奶业优势、应对国际竞争、推进奶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