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商家不免遇到“临界食品”的处理问题,将一些临近保质期的食品捐赠给孤儿和孤老食用,是诚心行善还是变相销售到期食品?“食品银行”是公益事业的现代化实践,“食品银行”能否开花结果,还需各方共同努力!
“食品银行”对于国人来说,或是一个新鲜事物,但在国际上早已是一个成熟的机制,其起源于美国,后经加拿大传入欧洲,已遍及欧洲的13个国家,总数达157家。比利时每年都有约10万穷人受到这个“银行”的照顾。将此公益项目引进广州,不失为扶老助贫、传递爱心的良好举措。
临近到期食品怎样界定?是否存在食用风险?是诚心行善还是变相销售到期食品?人们关心一系列的问题凸显食品安全、诚信、公益等面临的严峻现实,事实上,“食品银行”引入到北京、上海等地,在实施阶段也曾经历了从被质疑到被接受的过程。笔者认为,要办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公开透明的“食品银行”机制。每一样进入“食品银行”的食品,都要有严格质量标准和“使用”指引。打好捐赠食品的提前量,确保捐赠食品安全、及时地送到受助者手中。
第二,明确职责,强化监管。据了解,广州的做法是,将捐赠企业、市慈善会和接受捐赠的单位、组织纳入一个平台,企业在源头上抓好质量关,慈善会作为桥梁,对其进行密切监管,而接受捐赠的单位、组织则负有安全使用的责任。只有各尽其责,各司其责,严格监管,才能充分发挥每一个环节的积极作用。
第三,“食品银行”既要有关部门积极维护,公众的观念也要与时俱进,如何处理“临界食品”,如何看待“食品银行”,如何让这一全新的公益项目开花结果,又谨防“橘逾淮为枳”,尚待各方共同努力。
“食品银行”是积蓄爱心的银行,也是公益事业的现代化实践,可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底层人群的生存“托底”,也有利于完善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建设低碳节约型社会,对此,我们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