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种的西红柿、黄瓜结了好多,从地里刚刨出来的花生生吃很香,在树林里放羊不是想的那么容易……不单纯机械模仿城市幼儿园,不做“小学化”的学前教育,不脱离农村的山水土地,两年来,一个名为“华夏乡村儿童启蒙教育”的项目在山西长治县南宋乡关头村和永济县蒲韩乡村社区、河南兰考县胡寨村三地试验,“长势喜人”。(《青年报》9月12日)
村里孩子应该上什么样的幼儿园,似乎从没有被认真考虑。在老百姓的认知方面,为了“不落伍”,村里孩子应该和城里孩子接受一样的幼儿启蒙教育。至于专家提及的乡土文化、生态文明、人文关怀等,似乎还没有进入他们的视野。
这怪不得农民。多少年来,基础教育的“城市化”倾向一直在引导并形塑着乡村。数量庞大的农村幼儿园在教学内容、方式和方向上,与城里的幼儿园并无太大差异。无论是进行早期艺术教育,还是为上小学作准备,其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更加注重智力开发与技能修习。特别是在升学压力下,这种趋同化的情形就更显得突出。可以说,乡村家长的压力一点也不逊色于城里的家长。
以“升学”为主导的农村学前教育,给农村孩子带来诸多不良后果。一方面,农村孩子开发得再早,囿于整体教育水平限制,难以跟得上城里的同龄人,甚至还可能因为过早施压导致孩子厌学;另一方面,在盲目追赶中,农村孩子没有掌握很多原本应该掌握的知识。
乡土就在身边,孩子们却找不到进入的门径,乡村也因为缺乏了人的活动、参与而日渐凋敝,这都是这些年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这样的变化还在持续加剧,终,或将培养出一个无根的人群——无法融入城市,也回不到乡村和乡土社会。
华夏乡村儿童启蒙教育项目的努力值得尊敬,但能否真正实现乡土文化的再造,把孩子的根留住,还有待检验。毕竟,在升学指挥棒主导下,在城市文化主宰一切的情况下,这种“亲情、亲自然、亲乡土”的教育模式,更像是一种孤独的文化姿态,很难成为农村学前教育的主流。
但无论如何,这样的“三不”努力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它至少让我们知道,学前教育可以有不同的路径,也让我们看到乡土文化接续传承的希望。这一努力也提醒时下的教育界:整齐划一未必就是对的,教育可以有更多选择。让农村的孩子们能够扎根乡土,对脚下的土地多一些认知,也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