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在希望的田野

2016-01-11 莱阳恒润食品有限公司 浏览量:16714

驱车进入莱阳恒润食品有限公司,一排排整齐的厂房在眼前排开,满载蔬菜和成品的货车来往穿梭,工人们穿着洁白的工作服在一尘不染的车间里处理新鲜蔬果,一派繁忙热火的景象。这个总资产达3.6亿元的食品加工厂是莱阳当地一家颇有名气的民营企业,而它的当家人曾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女子,她叫梁翠芝。

在恒润公司的会议室里,各种荣誉牌匾挂满了四周的墙壁,有农业部颁发的乡镇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先进企业、山东省先进民营企业、山东民营食品企业发展实力30强、山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烟台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对于梁翠芝和她的团队,初创业的艰辛,如今已然化成丰硕的果实,芬芳着那片希望的田野。

“当时吃的苦是现在很难想象的,不过没有当时的苦也就没有现在的甜。”回首往昔的创业历程,梁翠芝感慨万千。

艰苦创业铺就成功之路

提起梁翠芝,她的名字前面可以冠上很多头衔:第五届乡镇企业家、山东省三八红旗手、山东省先进女民营企业家,山东省第十、十一届和烟台市第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然而,满眼的荣誉背后,是看不见的创业艰辛,以及前行道路上的执着。

1985年,刚刚20出头的梁翠芝就开始尝试“赚钱”的门路,先后做过刺绣、为加工企业收农产品原料、租场地进行原料初加工等活计。从1985年到1994年投资办厂,这八九年算是她创业的初级阶段,虽然只是挣了一点辛苦钱,但这期间却强化了她创业的想法,积累了一些经营的经验。

说起创业初那段经历,梁翠芝依然历历在目。开头那会儿,她经常到烟台送货,但是在旅馆的登记记录里,她始终都是一名特殊的半夜“住客”。不管是早到晚到,还是晴天雨天,她都是在旅馆外面熬过半夜12点再去住店,为的是少花2块钱住宿费。“咱挣钱不容易,能省一点是一点,多攒点钱就可以多做点事情。”

1986年开始,梁翠芝和丈夫徐敏开始给工厂代收原料。“那个时候很苦,我们开着12马力的拖拉机去村里收芋头,白天收芋头,晚上睡在拖拉机上,然后再去加工厂送芋头,之后再收。两天下来,能挣上十二三块钱,就挺高兴了。”梁翠芝说。

梁翠芝心中始终有一个创业梦,总想有一天干自己的企业,当她看到农产品加工有良好市场前景时,便召集村里的部分闲散劳动力为当地的农字号企业搞起了原料初加工,大家合伙干,每年也能挣个万儿八千的。但慢慢的,梁翠芝又有了新的更大的目标。“像这样小打小闹,毕竟不是长远之计,要想真正干一番事业,就得下决心投资办企业。”创业的激情终于让她迈出了人生关键的一步———投资建厂。说干就干,但办企业大的困难是资金问题。为了凑足办厂的40万元资金,梁翠芝拿出了家里的全部积蓄5万元,可这远远不够。她和丈夫徐敏就走亲访友到处借钱,东家300元,西家500元,几十块钱也不嫌少。当得知银行可以用存单和国库券进行抵押贷款后,他们又想方设法去借存单、国库券,仅5块钱的国库券就装了一大包。

1994年,开始建厂房时,资金并不宽裕,为了节省资金,她和丈夫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有两次厂子施工中没钱了,她就再去想办法借钱,有了钱再继续干,硬是咬紧牙关,硬挺过来了。“我当时就想,如果半途而废,不仅创业的梦破灭了,前功尽弃,连借人家的钱也无法偿还,那还怎么做人啊,再难也要把厂子办起来。”用了一年多时间,冷藏厂终于建起来了。当时由于效益好,收入增长很快。看着辛辛苦苦建起来的企业,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但是她并没有感到一丝的轻松。“借了这么多钱,当时我们想的就是要赶快挣钱,还上大家的钱。现在想的就是下面还有这么多的职工,大家都要吃饭,怎么也得把厂子办好。”梁翠芝告诉记者。

创业的过程是艰辛的,然而苦难也是好的磨砺。谈起这段经历,梁翠芝深有感触,如果当初不下决心办厂,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咬牙坚持,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功。

合作伙伴蓝木秋说:“诚信是好的口碑,跟梁翠芝这样的人合作,我放心。”

诚信经营助推事业腾飞

1997年,芋头基地遭遇干旱,引发1998年速冻芋仔出口价格大幅上涨,客户纷纷上门竞价订购,但公司已与日本一家公司签订了全年的订货合同,如果违约,按市场现行价格出售的话,可以净赚200万元,这对当时刚起步、亟待注入资金发展的恒润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在“利益”与“信誉”之间,梁翠芝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有一天,台湾商人蓝木秋当时拿着一提包现金找到梁翠芝,提出要以比合同价高得多的价格收购他们的芋头。梁翠芝想也没想,一口回绝了蓝木秋:“这些芋仔我早已和客商签订了购销合同,绝不能反悔。”蓝木秋再三请求,但是梁翠芝还是不松口,蓝木秋只能失望而归,但是他却从此记住了这位讲信用的农民企业家。梁翠芝送上门的钱都不挣,好多员工看了都不理解,但梁翠芝却有自己的看法,“做人要讲信用,不能出尔反尔,更不能见利忘义!”就这样,梁翠芝失去了这个“一夜暴富”的机会,却赢得了更多客户的尊重和信任。许多客户慕名而来洽谈合作事宜,企业的发展也由此走上了快车道。当初曾经遭到梁翠芝拒绝的蓝木秋成了早跟她合作的客商。一次他在董事会上由衷地说:“在大陆,我佩服的人就是梁翠芝夫妇,他们重信用、讲信誉,跟他们合作一定会有美好的前景。”当年5月,蓝木秋出资10万美元和梁翠芝合资办厂,并包销所有产品,他们的合作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下游连着客户,上游心系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为了让农民受益,实现互利共赢,梁翠芝始终把保护农民利益放在位,市场风险全由自己承担。1999年春,菠菜市场疲软,按照市场行情收购的话,菜农就要赔本,为了不使菜农的利益受损,梁翠芝主动把损失承担下来,决定提高收购价格,之后便与农民们签订供货合同,定出保护价,让农民放心生产。2005年,莱阳青刀豆价格严重下跌,每公斤市场价格不到5毛钱。很多菜农以为今年要亏大本了,没有想到的是,梁翠芝按照每公斤3.2元的合同保护价收购了他们的青刀豆,使本来愁眉苦脸的菜农们笑逐颜开。这也给梁翠芝的恒润公司树起了好“口碑”。

诚信经营、质量,梁翠芝把产品质量看得比生命还重要。2005年,即将出口日本的一批价值120万元的低温油炸小菜饼,被公司的产品检测体系检测到存在包装瑕疵,虽然这个问题没被日方代表发现,也不影响产品质量,但梁翠芝毅然作出了立即销毁的决定。

有人说,讲诚信的成本太高,有时候没必要那么较真。然而,梁翠芝却坚定地认为,不诚信的成本更高,诚信是企业的生命。如果说梁翠芝的成功有什么秘诀,诚信就是好的答案。

梁翠芝富了,却没有忘记身边的乡亲,没有忘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她始终秉持:回报社会,义不容辞。

富不忘本倾情回报社会

恒润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带动了周边村庄广大农民的增收致富。越来越多的农民从恒润的发展中受益。

采访中我们感到,梁翠芝对社会的贡献,直接可以看到的是她创造的税源,她捐资助学修路等好事。但无法计算的却是她对当地农业的推动和对农民增收的带动。

说起梁翠芝,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充满了感激之情。河洛镇朱江村支部书记朱英光感受很深,过去村民靠种玉米、小麦,一年收入十分有限。后来他找到梁翠芝,希望成为种植基地,得到梁翠芝的同意后,当年就发展了五六百亩草莓基地。“2000年左右,我们一亩地一季就能收入四五千元,当时老百姓就尝到甜头了,就是出去打工一年也挣不上这些钱。”现在和梁翠芝合作的普通家庭妇女不用出家门,一年就能靠恒润收入1万多元。

叶振生以前是一名下岗职工,2000年到恒润基地农场的时候才30岁,“一开始从工人到农民,这个身份的转变我还不大适应。可是现在我很自豪,有房有车,包下150亩地种菠菜,一年收入二三十万很轻松,这些都要感谢梁总。”

在恒润公司,除了省内临沂、聊城、德州过来打工的工人,省外河南、东北过来的也很多。无论远近,梁翠芝对职工关爱备至,体贴入微。职工生病了,她亲自陪同去医院检查,来的亲属免费食宿,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住房困难。职工宿舍冬有暖气,夏有空调,职工就餐,价廉物美。职工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王宣武是齐齐哈尔人,2002年应聘到恒润。“我在这边一个亲戚没有,梁总出面把我的对象调过来,让我在这里安心成家立业。她对我们职工就像家长关心孩子一样。”

在恒润厂房旁边的同心小区,有80%的住户都是恒润职工,这是梁翠芝为开发商垫付资金,为职工争取到以优惠价格购房的结果。该厂车间主任张凤娟的房子现在正在装修,以前她住在冯格庄,上下班不方便也不,当时梁翠芝就告诉她:“你应该考虑在附近买个房子,要是没钱的话,公司可以借给你。”

致富思源,梁翠芝的企业发展了,但她从未忘记在她创业艰难的时候当地政府和乡亲们对她的支持和帮助,并想方设法予以回报。1998年,河洛镇筹资改建中学,梁翠芝捐出了莱阳市委市政府奖给她个人的1万元奖金和自己的2万元存款。当年,我国南方遭遇百年不遇特大洪涝灾害,公司全体员工捐款3万多元,梁翠芝本人捐款1万元。2008年汶川大地震,梁翠

在线留言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微  信:

快速留言:

我想代理,请来电告诉我具体细节。
我是做商超的
我是做餐饮渠道的
我是社区团购
  • *验 证 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