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竹是我国的传统豆制品,因其美味、营养、方便等特点,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由于我国的腐竹行业正处于产业化发展阶段,企业生产规模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小企业数量众多,食品意识亟待加强,部分生产企业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和个别企业使用非食品原料和添加非食品物质的事件时有发生,企业的食品卫生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2006年10月开始,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委员会在腐竹行业选择了部分企业和地区开展食品危害因素监控操作规范的试点工作。
2006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司的有关领导、食品工业协会的代表及行业的专家,组成工作小组多次深入河南许昌、安阳,山西洪洞,山东枣庄等地,对腐竹生产和市场情况进行了考察摸底。
为了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试点工作小组决定从当地政府对腐竹产业重视、对试点态度积极的河南许昌地区开始入手。
试点工作小组成立了由国家食药局食品司、食协豆制品委员会、农业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的起草小组,起草了《腐竹行业危害因素监控操作规范》,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料大豆、水和蒸汽、添加剂、工厂卫生、操作过程、人员管理、贮存和运输、标签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和控制。
2007年6月以来,试点工作小组深入企业和试点地区,督促和指导试点企业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生产。
一年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指导和试点地区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试点企业的配合下,试点工作初见成效:试点企业通过执行《规范》操作,产品质量稳步提高,销售额不断增加,扩大了行业内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