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绿色食品工作座谈会在重庆市召开

2011-03-225888.TV 食品协会
    2011年3月21日-22日,绿色食品工作座谈会在重庆市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农业工作会议和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工作,谋划“十二五”工作,安排部署2011年重点任务。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王运浩主任作重要讲话。 
    王运浩主任总结了2010年和“十一五”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工作。他指出,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也是绿色食品发展20周年。整个工作系统紧紧围绕农业部确立的“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的中心任务,以提升品牌的公信度和认知度、竞争力和影响力为目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取得了六方面的明显成效。一是产品规模稳步开展。2010年,新认证绿色食品企业2526家,产品6437个,分别比2009年同期增长6.4%和3.9%。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总数为6391家,产品总数为16748个,分别比2009年同期增长5.1%和4.4%。新认证有机食品企业372家,比2009年增长7.9%。有效使用有机产品标志企业1202家,产品5598个,分别比2009年增长19.8%和13%。二是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有340个单位创建了479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种植面积1亿多亩,带动农户1686万个,对接龙头企业1256家,每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在8.4亿元以上。三是证后监管切实加强。加大了证后监管工作力度,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9%以上。组织了对企业的现场检查,加大了产品抽检比例,深化了市场工作,强化了质量风险预警,启动了企业内检员制度,集中组织开展了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绿色食品产品质量专项抽检。各地加大了产品抽检力度,发挥各级绿办作用,年检工作扎实开展。四是宣传与市场工作加快推进。去年中心成功地举办了绿色食品二十年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扩大了绿色食品影响。黑龙江、浙江、广东等省围绕庆祝绿色食品二十年周年主题,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成功举办了绿色食品2010上海博览会和第四届有机食品博览会,组织了国内企业参加展会,举办了颇具地方特色的绿色食品博览会。五是事业发展的基础逐步夯实。配合部监管局启动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修订工作。完成了10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同时安排自有资金,启动了3项产品标准以及2项规程的制订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生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完成了绿色食品标志商标在澳大利亚、新加坡的注册工作。加快“金农工程”绿色食品认证监管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六是体系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各地进一步加强机构建设,强化职能职责,充实人员力量,并加快向地市县延伸。加强绿色食品检查员、监管员和有机食品检查员的培训和注册工作,目前经中心注册的绿色食品检查员1648人,监管员1573人,经国家认监委注册的有机食品检查员165人。加快绿色食品监测机构的布点,强化规范管理。加强了协会的领导力量,强化了协会对绿色食品产业的服务功能。 
    王运浩强调,“十一五”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发生了许多显著变化:产品认证加快发展,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基地建设创新发展,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监管制度日趋完善,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品牌效应不断放大,综合效益不断显现。“十一五”成效,经验丰富,启示深刻。概括起来,有“四个必须坚持”:一是必须坚持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放在“三农”工作全局去谋划。二是必须坚持把维护品牌公信力作为持续发展的核心。三是必须坚持把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作为发展的强大动力。四是必须坚持把工作体系和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保障。 
    王运浩主任分析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他指出,“十二五”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发展来说,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压力和挑战。总的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十二五”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发展重要机遇期。主要目标任务是实现“三个提升”,一是提升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稳步推进产品发展和基地建设,不断扩大总量规模。力争“十二五”末,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7500家,产品20000个,有机农产品企业2000家,产品总数11000个。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二是提升品牌的公信力和竞争力。强化证后监管,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力争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加快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促进优质优价市场机制形成,提高品牌价值。三是提升在“三农”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深化与“三农”工作联系,发挥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中作用,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带动作用。 
    王运浩指出,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着力完善标准、生产、认证、监管、市场、队伍等六大体系。一是完善标准体系。立足精品定位,瞄准先进水平,进一步完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推进生产操作规程的规范化和普及化,大力推进生产操作规程的应用和实施。二是完善生产体系。进一步完善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储运等环节的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全程质量控制体系。三是完善认证体系。进一步完善认证制度,优化认证程序,强化现场检查,不断提高认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四是完善监管体系。坚持“源头入手,标本兼治”的原则,落实企业年检、产品抽检、市场等监管措施。强化质量预警管理,增强风险防范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五是完善市场体系。大力培育消费市场,指导和支持建设营销渠道,举办好性、区域性展会,建立可持续运营的营销体系。六是完善队伍体系。加快将工作机构向地县两级延伸,尽快把机构队伍培养成一支“体系健全、职能充实、业务精通、运转”的农产品质量工作生力军。 
    ,王运浩主任对做好2011年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即“六个进一步”:一是进一步提高产品认证规范化水平。要调整和完善认证制度,优化工作流程,改进专家评审,着力提高认证工作效率。要继续加强现场督查核查工作,着力提高现场检查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要组织研究提出进一步提高续展认证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工作措施,尝试推动建立适应当地实际的续展认证工作机制。要改进和调整颁证工作,提高颁证工作的效率。二是进一步提高基地建设和管理的水平。按照“规范管理、产销结合、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各地要以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特色农产品规划区域和农业大县为依托,组织完成50个绿色食品基地和8个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的创建任务。要积极探索产品发展和基地建设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积极争取基地建设的政策支持,促进基地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县(标准园、示范场)结合。要严格落实基地创建制度,创新验收方式,强化年度监督检查和产品抽检工作,提高基地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大证后监管力度。各地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贯彻落实企业年检、产品抽检和市场等监管措施。要继续开展企业年检督导检查工作,进一步强化产品质量抽检工作,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时节的重点产品的抽检,提高对高风险产品的抽检比例。要配合部监管局做好农产品质量专项监管工作。要集中开展标志市场工作,推进市场范围向地市县城市延伸。要完善质量预警运行机制,加强信息监测和收集,提高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本次会议由重庆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承办。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华荣主持会议并作总结。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管局质量标准处薛志红处长,各省绿色食品管理机构、部分绿色食品检测机构主要负责人、媒体记者等近90人参加了会议。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食品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b5888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