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山东省优质蜂产品推介新闻发布会在济南召开。会上推介了14种山东省优质蜂产品和6种特色蜂产品。山东省广播电视台、新华社山东分社、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齐鲁晚报、山东商报、济南时报等十几家媒体参会。山东省蜂业协会名誉会长牛树田主持了会议。山东省蜂业协会会长刘建林就蜂产业的产业优势和特色,协会如何组织好、引导好山东省蜂业健康发展等问题做了重要阐述。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局副局长王景涛、山东省消费者协会监督部主任王庆敏、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副部长逄宗润、人大代表、山东省蜂业协会副会长沈志强研究员等出席发布会。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局长冯继康出席发布会并做重要讲话。
冯继康说,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对蜂业发展高度重视。郭树清省长、王军民副书记都对发展山东养蜂业做出重要批示,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和省农业厅等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我省蜂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2013年,两款养蜂移动平台(养蜂车)列入山东省农机补贴产品目录。近期,《山东省蜂业发展规划(2013-2020)》也即将出台。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山东蜂业发展将步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冯继康介绍说,山东是畜牧大省,也是传统的养蜂大省,养蜂业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蜜源植物资源丰富,地域优势得天独厚,养蜂文化底蕴深厚。2012年,全省蜂群存养量约35万群,客蜂50万群,蜂蜜、蜂王浆产量分别为2万吨和150吨,全年蜂蜜、蜂王浆加工贸易量分别达到3.5万吨和500吨,目前,全省已有60多家蜂产品企业通过QS认证,成立蜂业协会12个,发展养蜂合作社100多个、社员1600多户,从业人员2万余人,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养蜂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格局。目前,山东蜂业初步形成了包括蜂业养殖、产品加工、机具生产、授粉应用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针对当前蜂业发展“散、乱、小”的现状,冯继康强调,产业规模小仍是制约我省蜂业发展的问题,这不但体现在蜂业占整个畜禽养殖的比重上,在我省的蜂群数量仅占到4%(860万群);我省蜂业的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和良种化生产水平与浙江、福建等养蜂发达省份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蜂业组织化程度较低,检测检验、技术推广、维权服务、产销衔接等职能还没有发挥,蜂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还不尽完善,养蜂者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此外,养蜂条件艰苦、设施落后,收入不稳定,年轻人不愿从事养蜂业,养蜂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
冯继康特别指出,下一步着重从以下五方面做好突破工作。一是在大的宏观方面,要注重调整优化养蜂业区域布局,发挥资源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养蜂业发展区域。二是要尽快完善蜜蜂良种繁育体系,满足蜜蜂资源保护以及生产发展的需要,保护和利用好中华蜜蜂资源。三是转变养蜂生产方式,积极推行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逐步研发新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四是大力推广普及蜜蜂授粉技术,建设一批蜜蜂授粉示范基地,探索建立蜜蜂有偿授粉机制。五是建立和完善蜂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强行业监管,发挥行业协会、合作社、新闻媒体的组织、协调和宣传作用,不断提高我省蜂产品质量和品牌度。
发布会上,优质、特色蜂产品企业负责人在产品质量承诺书上签字承诺,并接受主管部门、消费者和媒体监督。会后参观了山东省优质蜂产品推介中心,对优质、特色蜂产品进行了品尝。
山东华康蜂业有限公司、山东康宝蜂业有限公司、济宁陈宜斗蜂业有限公司、济南济泉黄岩蜂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枣庄海石花蜂业有限公司、烟台福明蜂业有限公司、蒙阴深山蜜坊蜂业有限公司、沂源蒙山实业有限公司、青岛裕龙宝蜂食品有限公司、菏泽永亮蜂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出席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