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法》实施两周年的日子,由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省食安办主办,省卫生厅、农业厅、海洋与渔业厅、教育厅、质监局、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和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协办,为期一个月的“福建省食品宣传月启动仪式”在福州五一广场隆重举行。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王豫生主任、省食品办公室主任钟安平,以及协办单位、省食品工业协会、部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代表出席启动仪式。
此次宣传月活动以“人人关心食品,家家享受健康生活”为主题,抓住与人们群众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社会普遍关注的食品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多个角度、多种途径,面向社会公众、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监管人员、新闻工作者、学生群体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为提升我省食品保障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启动仪式上,省直有关部门通过展板现场展示了近年来我省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取得的成效,介绍了食品法、农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质名单》和食品相关标准知识,以及食品科普常识及辨别假冒伪劣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的基本知识。有关部分还现场设立咨询台,接受群众咨询,投诉,发放食品宣传材料。
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和省食安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食品关系千家万户,关系每个人的健康,做好食品工作,同样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宣传月期间,我省将组织召开《食品法》实施2周年座谈会,农产品质量座谈会、食品知识竞答活动。省食品各监管部门将通过专题访谈、媒体吹风会、开设媒体专栏等形式,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食品法律法规,今年食品重点工作部署和开展情况,公布重点食品抽检结果,曝光典型案例和“黑名单”。省和各设区市食安办、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将组织农业、教育、卫生、海洋与渔业、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积极开展“食品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活动,在城镇广场、公园、大型社区、校园、农村、集市、企业、旅游景区等人群密集区域开展食品主题宣传、咨询活动。
我省食品工作开展较早,2001年我省就在率先开展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并将其列为省为民办实事项目。经过多年努力,我省主要食品污染治理指标逐年好转,食品形势总体向好。副、食安办主任张勇带队的食品整顿督查工作组在我省检查和指导食品整顿工作时,对我省开展食品整顿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今年,我省将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以继续深入宣传实施《食品法》为契机,落实政府、监管部门和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责任,标本兼治,加强源头治理,强化日常监管,重点深化乳制品、食用油、肉制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酒类等重点行业领域治理,抓好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进一步推进食品长效机制建设,切实保障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