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作为我国首屈一指的咖啡原料加工和生产基地多年以来受到行业的广泛关注,据悉,云南咖啡业正在致力于以自己的民族品牌整体推向市场,并且已经获得了初步成功。
“虽然云南是的咖啡种植基地、咖啡出口基地,吸引了大量的巨头,但是云南咖啡在定价权、话语权方面还缺乏有效的载体。”云南省商务厅副厅长李极明10日在“芒市咖啡文化节”上如是说。
为改变咖啡产业在市场上的不利地位,云南目前已在德宏州建立了亚洲的万吨咖啡速溶生产线,每年可以实现上万吨咖啡速溶粉的生产加工;并在积极筹建仅次于纽约、伦敦的世界第三大咖啡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谋求咖啡产业在电子商务交易领域的突破。
目前,云南全省咖啡种植面积达80多万亩,年产量超过6万吨,占到总量的98%;产品行销美国、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占到总量的95%。2011年出口额已超过1亿美元,成为继烟草、蔬菜、野生菌之后的另一大重要出口产品。
“近几年是云南咖啡品牌化发展的时期!”云南省咖啡协会会长熊相入说,为了推动咖啡产业的发展,云南咖啡行业成立了专门研究咖啡新品种的机构,加强同云南农科所、德国专家机构等单位合作,并不断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咖啡加工生产线,增强云南咖啡的整体实力,促进咖啡民族品牌战略的发展。
在广东、海南等地都有少量的咖啡种植,但云南咖啡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影响,主产的小粒咖啡,在市场上广受欢迎,前景广阔。目前,该省已把咖啡产业纳入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计划到2020年后,咖啡种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左右,年产咖啡生豆20万吨;实现总产值340亿元人民币以上,出口创汇100亿美元以上。
“我相信云南的咖啡以后在走出去的时候,不再是以原材料的形势,而是以一个高附加值的品牌产品走向。”李极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