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坐在星巴克、上岛品着香醇的咖啡以享受午后时光;当你在办公室冲上一杯雀巢、麦斯威尔来提提精神;抑或是在五星级酒店中享用的Nespresso……你可能不知道,融入口中的很有可能是来自云南的咖啡豆,现在,咖啡成为茶乡的新兴发展产业。
2007年前后,普洱茶的价格一飞冲天,之后又如过山车一般,一落千丈,到去年,普洱茶的价格较高峰时期已经下降了六七成。如此惊心动魄的行情让云南的茶农们尝到了甜头,也吃尽了苦头。“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于是,咖啡,这种过去被当地人看作是“人不吃、牲畜也不吃”的东西,正在成为茶乡的新产业。
11月12日,星巴克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亲自飞赴云南,代表星巴克公司与云南省农科院、普洱市政府签署了一份旨在推动咖啡产业发展的《合作谅解备忘录》,计划在云南打造自有的原料供应基地。由舒尔茨亲自宣读一份商业计划,在星巴克的商业史上极为罕见,足见得星巴克对此计划的重视。
“这会是星巴克在的咖啡种植基地。”舒尔茨对记者表示,“在云南种植的咖啡将不仅在销售,同时也将销至国外市场。”
而不到十天后的11月21日,另一大咖啡巨头雀巢公司也与云南省普洱市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计划未来将在咖啡人才培养、技术援助、品牌打造和文化发展等多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去年我们在普洱采购的咖啡在8000吨左右,未来几年,我们会将这个数字翻倍。
与“新兵”星巴克相比,雀巢可以说是云南咖啡个拓荒者。
“1988年,雀巢开始在云南试种咖啡,并决定支持云南的咖啡种植。20多年来,雀巢共计投资5000多万元人民币支持云南的咖啡种植业,免费培训超过5100名云南咖农。”狄可为说,“目前,雀巢在销售的咖啡产品所需要的小粒种咖啡原料早已完全可以本地化,而且也已经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此次备忘录的签署也意味着雀巢在云南的咖啡事业将再次“加码”。
到目前为止,五大咖啡巨头――瑞士雀巢、美国麦氏、美国卡夫、德国纽曼和丹麦伊卡姆已经悉数杀入云南,种植和收购咖啡,日本UCC上岛以及新加坡、台湾等地的众多咖啡品牌也已经如火如荼地在云南跑马圈地。同时,云南本地也涌现出了像“后谷”、“景兰”、“桑莱特”等非常有实力的本土咖啡品牌。可以说,咖啡产业已经在茶乡云南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