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工作重点
(一)建立行业规则,加强行业自律。联合药监、卫生、质监、工商等部门,建立健全行业规则,完善标准制度体系,强监管,重落实,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大力度打击假冒侵权行为,扶正怯邪,倡导诚信守法,遏制虚假违法,引导行业自律,提升诚信建设水平,规避行业风险,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二)整合行业资源,提高创新能力。利用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落户我省的机遇,争取资源支持,借助龙头企业、科研院校力量,提高企业承担国家科技项目的比重,增强传统中药二次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增强新产品创制和市场竞争能力。引导和扶持创新活跃、技术特色鲜明的中小企业发展,培育成为行业创新的重要力量。依托优势企业,结合新版GMP实施,支持一批符合结构调整方向、对转型升级有带动作用的技术改造项目,把行业的创新、技术能力做实。
(三)加强标准建设,确保产品质量。引导、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把质量、、环保的主体责任落到实处。药品企业通过实施新版GMP,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员工素质,实现全员、全过程、参与质量管理,大力提升我省阿胶行业企业质量管理整体水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发达国家或欧盟COS认证,把质量基础、管理基础做实。通过引导企业加强质量体系建设、标准化建设等基础管理,推升行业整体升级。
(四)加强品牌建设,打造行业集群品牌
当今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品牌的竞争,企业间在产品品质、价格、服务等要素方面的竞争,终表现为品牌竞争。“十二五”期间,依托阿胶为山东道地药材、地域特色产品的消费认知,引导、扶持行业骨干企业做好品牌建设规划,培育2-3个在国内具有较高度和美誉度的品牌。发挥行业龙头示范带头作用,做好山东阿胶产业集群建设,做强阿胶产业集群品牌,放大,提升山东阿胶产业影响力,提升产业品牌价值。
五、保障措施
(一)抓政策引导。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扶持新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贯彻落实《山东省‘十二五’医药产业发展规划》要求,研究完善产业政策,加强产业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推动行业转方式、调结构取得实效。研究制定符合行业特征的政策措施,制定行业准入条件,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大行业专利、商标、商誉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打击违法侵权行为,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二)抓诚信建设。药品、食品质量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责任重大。确保产品质量,是企业基本的社会责任。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诚信意识,重在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做实管理基础。一要把引导企业开展质量管理落到实处,抓方法推广,抓基础管理,提高质量综合水平;二要把实施标准化工作抓出成效,树标杆,推经验,引导行业标准化水平整体提升,推动行业管理上台阶;三要大力引导企业加强良好生产质量规范、体系认证工作,推动企业管理走向规范化、系统化。
(三)抓创新管理。一是引导企业技术创新。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企业进行工艺创新、工艺标准化研究、质量标准研究,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行业中的应用。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开展阿胶现代化研究及成分、临床药理、药效学研究,提高阿胶标准化、现代化水平。二是引导企业加强营销创新。做好新形势下的市场细分,把营销、市场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特别是作为行业内中小企业差异化竞争、超越式发展的主抓手,推动形成产业集群品牌。三是一到企业加强文化创新。阿胶是中医中药的一朵奇葩,阿胶生产企业都要积极深入挖掘阿胶的滋补、美容及学术三大体系文化,收集并整理中医用药的阿胶方剂谱、阿胶族谱、中医理论谱、医家传承谱等文献资料,更好的将这一民族瑰宝传承并弘扬下去,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
(四)抓模式推广。阿胶行业是资源制约性行业,企业发展受制于上游原料的发展。确保原料供应,确保上游资源持续增长,是阿胶行业发展,可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十二五”期间,积极推广东阿阿胶推广全产业链管理模式,抓好驴皮基地建设,为阿胶生产提供数量可观、质量可靠的绿皮原料确保行业可持续发展。
(五)抓协调自律。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协调自律。行业协会要积极协调、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行业协会要积极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教育培训和技术交流等服务,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信息统计、行业规划、行业标准制定和核准等工作,加强对行业发展问题的调查与研究,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推动阿胶行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